[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侧装饰条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外壳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1481.8 | 申请日: | 200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109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盛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5/02 | 分类号: | H05K5/02;H04M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51805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装饰 便携式 电子产品 外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电子产品,尤其涉及一种具侧装饰条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外壳。
背景技术
便携式电子产品,如手机、电子词典、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等,其外壳上通常安装有侧装饰条。以手机为例,手机外壳的后壳侧装饰条的壁厚一般为1.25mm,它依靠本身壁厚的强度优势,通过加热融注与后壳连接到一起。随着便携式电子产品朝轻便化发展的趋势,手机的后壳侧装饰条的壁厚设计越来越薄,目前申请人已开发出壁厚为0.75mm的手机后壳侧装饰条,由于侧装饰条的厚度大大的减小,因此该薄壁无法依靠其本身强度通过加热融注与后壳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侧装饰条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外壳,其薄壁侧装饰条与外壳牢固连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侧装饰条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外壳,其侧装饰条固定于外壳上,侧装饰条及外壳的其中一个组件上具有卡扣,另一组件上具有与卡扣对应的扣位,侧装饰条与外壳通过卡扣勾卡于扣位内稳固连接。
由于侧装饰条的壁较薄,侧装饰条仅通过常用的加热融注的方式与外壳固定连接不够牢固,在侧装饰条及外壳上设置相互勾卡的卡扣及扣位后,增加了侧装饰条的固定方向,使侧装饰条与外壳连接牢固。此外,采用卡扣连接,可以使便携式电子产品做得更薄,节约了材料和成本,增强了手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具有侧装饰条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侧装饰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侧装饰条的便携式电子产品外壳,其侧装饰条1固定于外壳4上,侧装饰条1及外壳4其中一个组件上具有卡扣11,另一组件上具有与卡扣11对应的扣位12,侧装饰条1与外壳4通过卡扣11勾卡于扣位12内稳固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上述外壳4包括前壳2和后壳3,侧装饰条1与后壳3固定连接,通常其固定方式采用加热融注的方式固定。侧装饰条1上具有卡扣11,前壳2上具有卡扣11相应的扣位12,侧装饰条1通过卡扣11勾卡于前壳2的扣位12稳固配合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与前述实施例结构相似,仅交换了前、后壳2、3中侧装饰条1与扣位12的位置。将侧装饰条1与前壳2固定连接,同样,侧装饰条1上具有卡扣11,并将扣位12设置于后壳3上,侧装饰条1通过卡扣11勾卡于后壳3的扣位12稳固配合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扣位12设置于外壳4上,卡扣11设置于侧装饰条1上。此外,扣位12还可以设置于侧装饰条1上,卡扣11设置于外壳4上,只要能够使增加的卡扣11和扣位12稳固配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侧装饰条1为两端弯曲的长条形,卡扣11为长条形侧装饰条1端部的凸出部分,该凸出部分可以是一侧被倒角的长方体,或其他能够使侧装饰条1嵌于扣位12内的形状。此外,该便携式电子产品外壳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侧装饰条1,而卡扣11对称设置于侧装饰条1的两个端部,这样,可以使侧装饰条1紧固时能够平衡受力。
由于侧装饰条1的壁较薄,侧装饰条1仅通过常用的加热融注的方式与前壳2或后壳3连接不够牢固。在侧装饰条1上设置卡扣11,外壳4上设置与卡扣11对应的扣位12,将卡扣11勾卡于扣位12内,即可使侧装饰条1与外壳4紧固连接。这样,增加卡扣11来紧固,增强了侧装饰条1的固定强度;另一方面,采用卡扣11连接,可以使便携式电子产品做得更薄,节约了材料和成本,增强了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14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