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顶盒悬挂装置及采用该悬挂装置的机顶盒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2241.X | 申请日: | 2007-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43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吴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00 | 分类号: | H04N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健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顶盒 悬挂 装置 采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顶盒悬挂装置及采用该悬挂装置的机顶盒。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数字电视事业的发展,数字电视将逐步取代模拟电视,相应地,数字电视机顶盒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酒店等公共场所的装潢一般要求简洁、高雅、实用,如何放置数字电视机顶盒,使其既不会破坏原来的风格且能保护机顶盒,使其处于安全状态,是业者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通常,机顶盒都摆放在一个平台上(如桌面,电视柜等),这种摆放方式对空间位置有一定的要求,不能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选择。而且,如果放置位置不当,机顶盒容易跌落而造成损坏。
同时,电视机向着高精尖方面发展,越来越多的地方如酒店等公共场所使用的电视机都为较高档的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等,而这些电视为了节省空间一般都朝着往壁挂的方向发展,这对于机顶盒的放置位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方便地将机顶盒悬挂至墙壁等处的悬挂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悬挂装置的机顶盒,其可悬挂在墙壁上。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机顶盒悬挂装置来说,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加以解决的:该机顶盒悬挂装置将机顶盒悬挂于墙壁上,其包括至少一挂钩,所述挂钩包括与机顶盒配合的本体及与墙壁配合的扣合片,所述扣合片自所述本体延伸而出,其上开设有供连接件穿设的扣孔。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机顶盒来说,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加以解决的:该机顶盒具有外壳,所述外壳上设置有一悬挂装置,所述悬挂装置包括至少一挂钩,所述挂钩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壳上的本体及与墙壁配合的扣合片,所述扣合片自所述本体延伸而出,其上开设有供连接件穿设的扣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上述悬挂装置通过连接件即可将机顶盒悬挂在墙壁上,可避免机顶盒占用平台面积。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中具有悬挂装置的机顶盒的组合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附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具有悬挂装置的机顶盒的组合状态图。该悬挂装置1主要用于将机顶盒2悬挂在墙壁上,其包括设于机顶盒2外壳的其中一侧壁22上的至少一挂钩12。
该挂钩12大致呈“L”形,其具有本体122及扣合片124。该本体122为一大致呈矩形的片体,其中心区域开设有一穿孔(图中未标号),螺钉等连接件3可穿设于挂钩12本体122上的穿孔中,并且穿设于机顶盒2外壳侧壁22上,从而可将挂钩12固定在机顶盒2上。该扣合片124由本体122的一端缘向远离机顶盒2的方向垂直弯折延伸而成,于扣合片124上开设有一扣孔1240,用以将扣合片124固定在墙壁上。在本实施例中,该扣孔1240具有一圆形的通孔1242及自该通孔1242的顶端竖直向外延伸的一长槽1244。该通孔1242的直径大于长槽1244的宽度,可方便地将螺钉等连接件(图中未示出)插入通孔1242内,之后,该连接件即可沿长槽1244向上滑动;最后将连接件固定在墙壁上,即可将挂钩12及固定在挂钩12上的机顶盒2悬挂在墙壁上。可以理解,穿孔1240并不限于上述形状,例如,长槽1244也可由通孔1242向外横向延伸而成,这时,将螺钉等连接件插入通孔1242中之后,可使连接件沿槽横向滑动,同样可实现将机顶盒2悬挂在墙壁上。
上述实施例中,由于悬挂装置1通过螺钉等连接件3即可将机外壳2悬挂在墙壁上,可避免机顶盒2占用平台面积。
由于将机顶盒2悬挂在墙壁上之后,本体122将承受机顶盒2的重量,为避免因机顶盒2过重而导致挂钩12变形,在本体122和扣合片124连接处设有凸肋128,通过凸肋128可增强本体122和扣合片124之间的结合强度,使本体122和扣合片124结合更稳固并能增强挂钩12的承重能力。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挂钩12的本体122和扣合片124的连接处设有一个凸肋128,但实际使用时也可根据需要设置两个甚至多个凸肋12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同洲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224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连接器结构改良
- 下一篇:一种碳纤维发热管密封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