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固体传导传声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2436.4 | 申请日: | 200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47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陈虎;温志锋;吴宗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豪恩电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7/02 | 分类号: | H04R17/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创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彭家恩 |
地址: | 518109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体 传导 传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声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体传导传声器。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如何在具有嘈杂背景噪声的环境中提取一些工作所需的振动小信号,成为了一个迫切的需要解决的难题。传统的做法是采用单指向的传声器收集信号,再进行放大处理。但是现有传声器的指向性一般,不易收集到所需要的振动信号;即使有时能够收集到所需的振动信号,也必然会引入许多环境噪声,使得采集到的信号受到极大干扰,有时甚至被环境中的嘈杂背景噪声掩盖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固体传导传声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这种固体传导传声器,包括外壳以及顺序置于外壳内的压电片、铜环和电路板组件,所述电路板组件包括电路板,所述外壳呈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桶状结构,且开口处有向内的卷边;所述压电片置于外壳封闭的一端且紧贴外壳的底部;所述电路板位于外壳开口处;所述铜环夹在电路板和压电片之间。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压电片有两片及以上,且相互串联。
进一步的,所述压电片包括压电陶瓷层,以及紧贴压电陶瓷层上表面的第一金属层和紧贴压电陶瓷层下表面的第二金属层。
更进一步的,所述压电陶瓷层和第一金属层的直径小于第二金属层的直径。
再进一步的,所述压电片还包括绝缘圈,所述绝缘圈位于压电陶瓷层的外沿。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路板上还设置有通孔,且通孔的直径小于0.3毫米。
进一步的,所述铜环内还填充有吸音材料。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金属板,所述金属板夹在压电片和铜环之间,且紧贴压电片。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中,还包括腔体,所述腔体位于金属板、铜环与外壳的内壁之间。
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路板组件还包括安装于电路板内侧的放大器以及设置在电路板外侧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在于:
外壳没有开设进声孔(普通的传声器在外壳底部通常设有进声孔,以允许声音通过该进声孔到达膜片,并引起膜片振动,而最终把声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且与电路板组成封闭的结构,由外壳直接将所需振动信号传导给压电片转换成电信号,因而可以有效隔绝外界声音信号的干扰。而且外壳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整个传声器几乎完全被金属封闭,电磁屏蔽性能极佳,抗工频磁场干扰和抗射频扰度的能力极强,为当前的电磁兼容设计提供了一个极好的选择。
由于采用两块及以上的压电片串联,在不更改材料的基础上,可以增大输出信号,提高固体传导传声器的灵敏度。
由于采用两层金属层中间夹压电陶瓷层制成的压电片,结构简单、成本低而效果好。
由于使压电陶瓷层和第一金属层的直径小于第二金属层的直径,可以保证第一金属层不致与外壳的内壁接触而造成短路。
由于在压电陶瓷层外沿设置绝缘材料的绝缘圈,对压电陶瓷层起到保护作用。
由于在电路板上开设有通孔,且通孔的直径小于0.3毫米,可以在外壳振动时保持传声器内部和外部间空气压的一致性,消除传声器工作时的失真。
由于在铜环中填充有高密度的吸音材料,使得进入传声器内部的噪音信号被尽可能的吸收,最终作用在压电片上的噪声信号极其微小,能够把噪声信号降低到回放时人耳不能感觉到的程度。
由于在压电片和铜环之间设置了金属板,将压电片紧紧压在外壳底部,保持外壳底部和压电片之间,以及铜环和压电片之间可靠的电连接。
由于设置了腔体,可以有效防止组装时金属板、铜环与外壳内壁接触,而造成传声器短路,从而实现在工厂中大批量生产的实用性。
由于在电路板上设置了放大器和输出端,将来自压电片的微弱电信号放大,最终能通过输出端输出可供客户端利用的电信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A-A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压电片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固体传导传声器,包括:输出端1、电路板2、电子元件3、铜环4、外壳5、吸音材料6、腔体7、压电片8和金属板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豪恩电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豪恩电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24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