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电子开关节能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2704.2 | 申请日: | 200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910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戴筑琨;耿英伟;徐定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筑琨;耿英伟 |
主分类号: | H05B41/36 | 分类号: | H05B41/36;H05B41/14;H05B41/02;H05B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电子 开关 节能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灯或节能灯电子镇流器,特别指的是一种改进的智能型一体化电子开关节能灯或电子镇流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普通照明电路,通常为单个开关控制多灯泡。其缺点是光线的亮度不能调节,同时也无法节省电。如要达到这些目的,则需要对电路进行改造,不但大幅提高工程造价,延长工期,同时,也缺乏对光的控制的灵活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化电子开关节能灯,它采用新型数字电子技术,将控制单元置于单灯或电子镇流器电路之中,通过普通开关快速开关的信号,使灯或电子镇流器中的控制单元的状态翻转,以达到控制灯或电子镇流器开关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以下内容来实现。
技术方案:由C1、R1、R2、ZD1、D1、C2、C3组成阻容降压电路,C1、R1并联后串联R2,D1、C2、C3整流滤波,ZD1稳压管,组成阻容降压电路,给单片机U1的1脚提供VDD电源,单片机U1的8脚为接地脚,C2、C3、C4并联在1、8脚滤波使节能灯的电源更平稳;可控硅T3的G极接电源AC的N线,A极为输出接负载L1的一极,负载L1另一极接AC的L线,C5、R3并联在可控硅T3的A、G极,电阻R4连接可控硅的K极与单片机U1的7脚,电阻R5接电源AC的L线与单片机U1的5脚,其对电网进行检测,C6接单片机U1的5脚与对地8脚,也其对电网进行检测。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本实用新型电路用于智能型一体化改进型电子节能灯或智能型电子镇流器中,可实现一个普通开关控制多个普通节能灯与本实用新型多个智能型节能灯点亮,当开关上电时,所有灯亮,如果1秒内快速断电再上电,本实用新型多个智能型节能灯灭,但普通灯仍然亮,这样,用户得到等同与调光及调节色温的效果,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如图1所示的电路原理图,用于智能型一体化电子节能灯或智能型电子镇流器中,由C1、R1、R2、ZD1、D1、C2、C3组成阻容降压电路,C1、R1并联后串联R2,D1、C2、C3整流滤波,ZD1稳压管,组成阻容降压电路,给单片机U1的1脚提供VDD电源,单片机U1的8脚为接地脚,C2、C3、C4并联在1、8脚滤波使节能灯的电源更平稳;可控硅T3的G极接电源AC的N线,A极为输出接负载L1的一极,负载L1另一极接AC的L线,C5、R3并联在可控硅T3的A、G极,电阻R4连接可控硅的K极与单片机U1的7脚,电阻R5接电源AC的L线与单片机U1的5脚,其对电网进行检测,C6接单片机U1的5脚与对地8脚,也其对电网进行检测。
由C1、R1、R2、ZD1、D1、C2、C3组成阻容降压电路,使设计电路简单,成本低,其中,C1起降压作用,R1为泄放电阻,由于刚断电时C1上充的电压较高,如果没有R1,可能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将C1上的电放掉,这样如果人刚断电时就接触系统的电源插头,可能触电,ZD1为稳压管,系统降压后的电压就由ZD1决定,C2、C3为滤波电容,使系统的电源更平滑,C5、R3为一阻容吸收网络,其作用主要是防止开关机时,电源的冲击对可控硅T3的损坏,R5、C6组成对电网的检测,当电网断电时,单片机U1的5脚就不能读到电网的交流信号,从而切换灯泡L1的亮灭模式。
第一次上电时,灯泡L1亮,如果1秒内快速断电再上电,灯泡L1灭,再快速断电再上电,灯泡L1亮,以后依次循环,如果两次开/关电源的时间间隔超过1秒,再上电时灯泡L1亮。
如图2所示的一种实施例1,将一个普通开关K控制多个普通灯1与多个本实用新型智能型节能灯2或智能型电子镇流器,当K上电时,所有灯亮,如果1S内快速断电再上电,本实用新型多个智能型节能灯2或智能型电子镇流器灭,但普通灯1仍然亮,如需要恢复初始状态,即再快速断电再上电,所有灯亮,以后依次循环,如果两次开/关电源的时间间隔超过1秒,再上电时所有灯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筑琨;耿英伟,未经戴筑琨;耿英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27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燃柴炉
- 下一篇:推拉与电动油缸调节式可储物与按摩的沙发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