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静音型调压阀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3112.2 | 申请日: | 2007-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075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董映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映红 |
主分类号: | F16K1/00 | 分类号: | F16K1/00;G05D16/18;F16K47/02;F16K3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2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音 调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调压阀组,尤其是一种用于高炉炼铁工艺干法除尘系统中的静音型调压阀组。
背景技术
调压阀组是高炉炼铁必不可少的装置,既要控制高炉炉顶的压力维持稳定又要确保净煤气总管压力为设定值,才能保证炼铁生产的正常运行。随着国内炼铁除尘技术由湿法除尘改为干法除尘,调压阀组的噪音已成为一大公害,经测量,调压阀组出口侧噪音已达到125分贝左右,大大超过了国家环保部门规定的85分贝的设计规范。
如图1所示,通常调压阀组由四个调节蝶阀组成。每个调节蝶阀包括阀体1和转动安装在阀体1内的阀板2。其工作原理为:通过开闭阀板2的大小来控制煤气的流量。而当燃气流经过阀板2时,必然被强行改变原气流的流动方向,这样通过蝶阀的气流就会形成紊流,从而产生强噪音。所以,使用该传统的蝶式阀门作为调压装置,强噪音是无法避免的。
针对上述纯干法高炉的噪音问题,本发明人发明的第一代消音型调压阀组(专利号:200520022707.9)通过在河北迁钢的使用检测,已完全能够满足国家环保部门的规范。本人发明的第一代消音型调压阀组是从外围入手,通过吸收噪音和隔断声波的传播路径,从而达到消音的效果。但噪音并没有从调压阀组本体上降低和消失,针对以上情况,本发明人经过潜心研究,从阀组本身的结构入手,设计了第二代消音型调压阀组,从根本上解决了干法除尘中调压阀组的噪音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噪音低的静音型调压阀组。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静音型调压阀组,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上的阀体,其中所述阀体内固定有挡板,在挡板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有至少两个过流套管,每个过流套管内上下活动地设有一个导流锥,过流套管与导流锥之间具有相互配合的密封面,每个导流锥上连接有一个驱动机构。
所述过流套管是圆筒形状或锥筒形状。
所述过流套管顶端部设有喇叭形状入流管。
所述驱动机构是安装在支架上的液压缸,其活塞杆连接在导流锥的顶端部。
所述导流锥的底端部设有导向杆。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静音型调压阀组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由于在阀体内设置过流套管和导流锥,通过上下移动导流锥来改变气流的流通面积,从而达到调压目的。由于在导流锥的移动过程中,气流的流动方向基本与原来方向保持一致,故有效防止了喘流、紊流现象,从源头上避免了噪音的产生,达到大幅度降噪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蝶式调压阀组气流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静音型调压阀组在开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静音型调压阀组在半开启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静音型调压阀组在关闭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4、阀体;2.阀板;3.支架;5、进口管;6、出口管;8、锥形套管;9、过流套管;10、液压缸;11、活塞杆;12、挡板;13、入流管;14、导向杆;15、16、滑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静音型调压阀组,包括支架3、安装在支架3上的阀体4。其中在阀体4的上端部设有进口管5,下端部设有出口管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映红,未经董映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31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有色金属锭连铸生产线的铸锭翻转装置
- 下一篇:自清底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