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稠油热采井筒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3193.6 | 申请日: | 2007-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020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商昌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 | 分类号: | E21B4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实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金杰;杜伊芳 |
地址: | 100011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稠油热采 井筒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开采设备,是用于稠油热采井的一种通过蒸汽的热传递加热井筒原油的加热器,即稠油热采井筒加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的开采不断深入,开采难度大,技术要求高的特、超稠油油藏相继进入了工业性开采时期。目前解决特、超稠油开采过程中原油举升工艺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井筒原油加热、降粘工艺技术来实现。现在使用的工艺技术有两种,第一种是采用双管井,这种油井有两根油管,一根作为主管采油,另一根作为副管用于注蒸汽伴热,利用蒸汽直接加热井筒中的原油,使原油粘度降低,提高流动性,便于井下抽油泵抽油,将原油顺利的举升到地面。由于特、超稠油的粘度大、流动性差,开采过程中的原油举升工艺难度加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稠油热采井筒加热器,该加热器完全可以解决特、超稠油开采过程中的井筒原油加热、降粘,提高流动性的问题,而且整个工艺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能耗和成本较低。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井口螺栓螺帽1、井口大四通2、丝堵3、多功能钢圈4、蒸汽进口阀5、蒸汽进口短节6、油井套管头7、加热管悬挂头8、石墨密封圈9、进汽加热管10、油井套管接箍11、油管接箍12、油井套管13、加热管接箍14、油管15、抽油杆16、抽油泵17、筛管18、环形散热器19、出汽加热管20、蒸汽出口阀21、蒸汽出口短节22,油管接箍12内装有油管15、抽油杆16,井口大四通2与油井套管头7通过井口螺栓螺帽1连接,井口大四通2与丝堵3连接,进汽加热管10与丝堵3连接,热管悬挂头8套接在进汽加热管10上,油井套管13通过油井套管接箍11与油井套管头7连接,加热管接箍14套在进汽加热管10上,抽油泵17上装有筛管18。
多功能钢圈4上设有侧孔,多功能钢圈4的侧孔分别与进汽加热管10、出汽加热管20连接,进汽加热管10、出汽加热管20以热管悬挂头8悬挂在多功能钢圈4上,进汽加热管10、出汽加热管20下部连接环形散热器19。
环形散热器19与进汽加热管10、出汽加热管20采用锥管螺纹连接。
加热管悬挂头8与多功能钢圈4采用动配合座在多功能钢圈4垂直孔的肩台上,石墨密封圈9夹在加热管悬挂头8、多功能钢圈4之间。
丝堵3与多功能钢圈4采用锥型螺纹连接,多功能钢圈4夹在井口大四通2、油井套管头7之间,以井口螺栓螺帽1压紧固定密封。
蒸汽进口短节6与多功能钢圈4采用锥管螺纹连接,蒸汽进口阀5与蒸汽进口短节6采用锥管螺纹连接,蒸汽出口短节22与多功能钢圈4采用锥管螺纹连接,蒸汽出口阀21与蒸汽出口短节22采用锥管螺纹连接。
井口大四通2与油井套管头7之间设有蒸汽进口短节6。
井口大四通2与蒸汽进口阀5连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将常规油井井口大四通与套管头之间的密封钢圈做变型设计,使其既能起到密封作用,又能按特殊工艺要求有可以悬挂加热管的功能,这种特殊的密封钢圈称作多功能钢圈。在油井井筒内将两根加热管悬挂在多功能钢圈上,两根加热管与井底油层部位的环形散热器连接,两根加热管的上端与多功能钢圈通向外部的两个侧孔相通,多功能钢圈的两个通向外部的侧孔可以与地面蒸汽管汇连接。环形散热器、两根加热管、地面蒸汽管汇连接后,整个系统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蒸汽有进口,有出口。蒸汽的热能通过环形散热器将井筒中的原油加热,达到降低原油粘度,提高流动性的目的。发明的效果
采用上述井筒加热器,可以利用稠油热采井现有的蒸汽管汇,新增加设备很少,本实用新型的主体部分是新增加的多功能钢圈、两根加热管,环形散热器。因此,整套工艺具有构造简单,安装、维护方便的优点。单井设备投资只需要空心抽油杆电加热设备的五分之一。蒸汽加热还可以避免用电不当所造成的火灾事故。而日运行故障少。生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井筒蒸汽加热器完全可以解决特、超稠油开采过程中井筒原油加热、降粘问题,而且,运行成本仅为空心抽油杆电加热工艺技术的二分之一。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热采井口大四通以下及井筒上半部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热采井井底部分及环形散热器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钢圈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31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腐耐高温隔热管
- 下一篇:一种电动浴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