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油田油井的斜槽型防砂管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3267.6 | 申请日: | 200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019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桂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晟世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8 | 分类号: | E21B4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文群 |
地址: | 100088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油田 油井 斜槽 型防砂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油田油井的斜槽型防砂管,属于采油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多数油田已进入开发后期,油井出砂增多,砂子在泵筒内引起沉淀结垢,导致抽油泵不能正常工作,抽油泵泵效降低、甚至停抽,造成不必要的修井作业,频繁作业增加了大量生产成本。为了保证产量,加长加粗防砂管成为一种趋势,这样既增加采油成本,也给油井作业施工带来一定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用于油田油井的斜槽型防砂管,能够在抽油机正常工作状态时,将井内砂子滤除在抽油泵之外,从而避免砂子在泵筒内引起沉淀结垢。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油田油井的斜槽型防砂管,由中心管和斜槽管组成。中心管通过上接头与油田抽油泵相连接,斜槽管套在中心管的外面。中心管上开由通孔。斜槽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为上、下固定座,在上、下固定坐处与中心管相互焊接,斜槽管的表面设有斜槽,斜槽上设有缝隙。
上述斜槽型防砂管,其表面的斜槽与中心线的夹角β的取值范围可以为60°~75°。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油田油井的斜槽型防砂管,其优点是,防砂管的外形采用斜槽型结构,斜槽上开有缝隙,该缝隙将砂子挡在斜槽型防砂管之外,不会在斜槽内堆积,缝隙能持久保证畅通,从而使油井抽油泵处于无故障运行,延长了抽油泵的检泵周期、减低了相关作业费用、提高了采油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油田油井的斜槽型防砂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1中,1是上接头,2是中心管,3是斜槽管的上固定座,4是斜槽管,5是斜槽管表面的斜槽,6是斜槽中的缝隙,7是中心管的通孔,8是斜槽管的下固定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油田油井的斜槽型防砂管,其结构如图和图2所示,由中心管2和斜槽管4组成。中心管2通过上接头1与油田抽油泵(图中未示出)相连接,斜槽管4套在中心管2的外面。中心管2上开由通孔7。斜槽管4的上下两端分别为上、下固定座3和8,在上、下固定坐处与中心管相互焊接(如图中的加黑处所示),斜槽管4的表面设有斜槽5,斜槽上设有缝隙6。
上述斜槽型防砂管,斜槽管表面的斜槽5与中心线的夹角β的取值范围可以为60°~75°。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油田油井的斜槽型防砂管,其装配过程为:
经加工成筒状的斜槽管4,两头分别与上固定座3和下固定座8进行配合连接后一起套在制有通孔7的中心管2上,并在上固定座3和下固定座8部位采用焊接方法与中心管2焊为一体。制作时上固定座3和下固定座8的外径与上接头1的外径相同,并大于斜槽管4的外径5mm,其作用是防止本防砂管在下井过程中套管壁刮损斜槽管4的表面。上接头1与抽油泵尾管下部相接合,当抽油泵工作时,在其活塞及凡尔的作用下,油井内的水油混合液经斜槽5的缝隙7滤除砂粒后通过中心管2的通孔7进入到泵筒。斜槽管4的缝隙是根据油井含砂的粒径大小而定的,原则是缝隙小于砂粒径。这样,砂粒就被滤在斜槽管4外而落在油井中,从而确保了缝隙保持通畅,使抽油泵处于无故障运行,延长了抽油泵的检泵周期、减低了相关作业费用、提高了采油生产效益。
其工作原理为:将本斜槽型防砂管接在抽油泵下,油井内液体通过斜槽5内的缝隙6进入到中心管2,从而吸入到抽油泵内。特定尺寸的缝隙将砂子挡在防砂管之外,以达到防砂的目的。一定角度的斜槽5可以保证抽油机工作时产生的液面变化,而使砂子不沉积睹塞,延长了抽油泵使用寿命,降低了无效作业成本,增加了原油产量和生产时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晟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晟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32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通径取样测试器
- 下一篇:臭氧汽车尾气净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