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控换向阀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3773.5 | 申请日: | 200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35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生凯章;夏赣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烽火机械厂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E21D15/51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安丽 |
地址: | 61113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采掘装置迈步式支架的液压系统,为液压系统中的电液控制装置的液控换向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经应用到煤矿采掘中的电液控制装置的一种液控换向阀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由控制口L、进液口P、回液口T、工作液口A四个液流口。整个液控换向阀主要由左阀套a、右阀套g、阀套e、阀芯b、阀芯活塞c、及复位弹簧f组成。工作时,控制液体从控制口进入,液压力控制阀芯和阀芯活塞的运动,先将回液口关闭,然后再将进液口和工作液口连通,实现工作液体从进液口到工作液口的流动。
该液控换向阀的阀套组件部分由三个部分组成,各个连接配合处的配合要求较高,在实际工作中,当阀芯出现问题更换时容易使配合失效,将部分阀套零件留在主阀壳体安装腔内,难以取出。阀芯尺寸较长,同时与阀芯活塞配合,公差要求严格,使加工较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阀套为整体式结构的液控换向阀,防止在更换故障组件时部分零件脱落,使维护更加方便快捷,而且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工艺性更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液控换向阀,其特征在于,它主要包括整体式结构的阀套、进油阀芯、回油阀芯、弹簧,所述的阀套上设置进液口P,回液口T和工作液口A,进液口P和回液口T分别位于工作液口A的两侧,进油阀芯和控制油路通断的回油阀芯位于阀套的内部,沿阀套的轴心线安装在阀套内部;阀套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档板和第二挡板与其固定连接,第一挡板与进油阀芯上设置的弹簧腔之间放置弹簧,第二挡板将回油阀芯限定在阀套内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阀套采用一体式结构,防止在更换故障组件时部分零件脱落,使维护更加方便快捷,而且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工艺性更好。
(2)阀套与阀芯采用硬对硬的锥面密封,降低了加工难度。
(3)本实用新型液控换向阀的整体式结构,使得零件数量减少,降低装配难度。
(4)本实用新型回液口T所处位置的内腔相对于与回油阀芯配合的内腔的直径稍大,防止困油。
(5)本实用新型的回油阀芯的锥面上设有导向筋,防止回油阀芯以悬臂的形式运动而产生卡滞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液控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液控换向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阀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位本实用新型的回油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B-AB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进液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液控换向阀具有一个其上开有进液口P,回液口T,工作液口A的整体式阀套。阀套的整体式结构使整个换向阀的结构更加紧凑,进液口P,回液口T和工作液口A都分别分布在阀套圆周的三道凹槽上,为了满足流量的需要,每个液口都沿阀套的径向均匀布置多个小孔口,其中,进液口P和回液口T位于工作口A的两端。并且进液口P和回液口T的中心线垂直于凹槽(过液环槽)的表面。进液阀芯和回液阀芯都安装于阀套内部,并且与阀套同轴线布置,在阀套的内腔上,位于工作口A所处位置的两侧,有两个密封突台,它们的密封锥面朝向相背的面,两密封锥面与进油阀芯和回油阀芯配合工作,控制油路的通断,从而实现了对被控制件工作顺序的控制。进油阀芯和回油阀芯由两个挡板限制在阀套内,进油阀芯和回油阀芯在阀套内的受控运动,实现了对控制液体的通断控制。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详细的阐述。
如图1表示,为液控换向阀沿轴线的剖视图,在图示位置,为阀口关闭,进液口P和工作液口A两液流口不相通,工作液口A与回油口T相通。
如图3所示,为阀套1沿轴线的剖视图,图中所注明的为其结构上的几个工作面。第一锥面11和第二锥面12为与阀芯控制配合的锥面,它们与进液阀芯和回液阀芯配合工作,控制液流的通断。阀套内腔13处的直径比内腔14处的直径要大,防止困油。阀套的两端有螺纹部分,用于与挡板做连接配合用。阀套的两端,都有一段为螺纹孔,为的是挡板的拧入和固定。挡板的上面有对称的两孔,目的是方便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烽火机械厂,未经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烽火机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37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透射同轴聚焦送粉头
- 下一篇:一种熔融钢渣热闷处理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