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压伺服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4243.2 | 申请日: | 200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58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勇;陈光进;郑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枫阳液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0009***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 伺服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力机械风机的伺服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液压伺服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液压伺服控制装置的液压系统大多采用开环控制方式,而方向控制大多采用齿轮、齿条等机械元件来实现,因此不仅所需的控制油压较高,而且存在结构复杂、体积大、加工难度高,以及控制精度低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体积小、结构紧凑的液压伺服控制装置,它能够实时控制油缸的正负行程,进而实现风机风量的控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由换向阀和油缸构成;所述换向阀由阀套、安装在该套中设有左油道和右油道的阀杆构成,阀套的内壁设有进油腔、左进油腔、右进油腔、左回油腔、右回油腔,设在阀套壁中的油道与左回油腔和右回油腔连通,设在阀套上的进油孔、出油孔分别与进油腔、油道连通;所述油缸由缸体、安装在该缸体上的活塞杆、以及固定在该杆上的活塞构成;活塞杆与阀杆固定连接,设在活塞杆上的左腔油道和右腔油道分别与左油道和右油道连通。
阀杆通过轴承安装在阀套中。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因此实现了液压系统的闭环控制,从而大大提高了控制精度,能够对油缸的正负行程进行实时控制;此外,本实用新型具有控制油压低、结构紧凑简单、体积小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换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阀杆1 右油道2 左油道3 阀套4 左回油腔5 左进油腔6 进油腔7 右进油腔8 右回油腔9 出油孔10 工作面A11进油孔12 工作面B13 油道14 右腔油道15 左腔油道16 活塞杆17 缸体18 活塞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图1~2中,换向阀由阀套4和安装在该套中的阀杆1构成。阀套4的内壁设有环状的进油腔7、左进油腔6、右进油腔8、左回油腔5和右回油腔9,进油腔7位于阀套4内壁的中段,左进油腔6、右进油腔8分别位于进油腔7的左右两侧,位于左进油腔6左侧的左回油腔5和位于右进油腔8右侧的右回油腔9与设在阀套4壁中的油道14连通;阀套4上设有进油孔12和出油孔10,进油孔12与进油腔7连通、出油孔10与油道14连通。油缸由缸体18、安装在该缸体上的活塞杆17、以及固定在该杆上的活塞19构成;活塞杆17中设有左腔油道16和右腔油道15,活塞杆17与阀杆1固定连接,左腔油道16与左油道3连通、右腔油道15与右油道2连通。为了便于操作,阀杆1通过轴承安装在阀套4中。
工作原理:当阀套4向左运动时,设在阀杆1上的工作面A11一方面开启进油腔7与右进油腔8之间的通道、另一方面将右进油腔8与右回油腔9之间的通道隔断,与此同时,设在阀杆1上的工作面B13一方面开启左进油腔6与左回油腔5之间的通道、另一方面将进油腔7与左进油腔6之间的通道隔断;液压油从进油孔12进入进油腔7,然后通过右进油腔8、右油道2、右腔油道15进入油缸的右腔,同时,油缸左腔的液压油通过左腔油道16、左油道3、左进油腔6进入左回油腔5,然后通过油道14、出油孔10流出,从而实现活塞杆17伸出。反之,当阀套4向右运动时,设在阀杆1上的工作面B13一方面开启进油腔7与左进油腔6之间的通道、另一方面将左进油腔6与左回油腔5之间的通道隔断,与此同时,设在阀杆1上的工作面A11一方面开启右进油腔8与右回油腔9之间的通道、另一方面将进油腔7与右进油腔8之间的通道隔断;液压油从进油孔12进入进油腔7,然后通过左进油腔6、左油道3、左腔油道16进入油缸的左腔,同时,油缸右腔的液压油通过右腔油道15、右油道2、右进油腔8进入右回油腔9,然后通过油道14、出油孔10流出,从而实现活塞杆17回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枫阳液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枫阳液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42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