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动粘度测试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5297.0 | 申请日: | 200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67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宋敏;王建华;侯滨;王成志;王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技术装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G01F23/292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1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 粘度 测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粘度测试系统,尤其指一种对液体的运动粘度进行测试的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油品毛细管运动粘度计,采用“U”型毛细管,单路信号检测,存在着用油量多、恒温及测量时间长、恒温装置大等问题,不利于便携及现场的微量、快速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快速测定液体运动粘度,并且具有紧凑的结构的粘度测定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动粘度测试系统,包括
恒温体,其上具有竖直设置的毛细管孔,以及与所述毛细管孔正交、自上而下设置的多个光纤安装孔,所述毛细管孔将所述光纤安装孔分割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毛细管,用以容纳待测液体,设置于所述毛细管孔内,包括顺序相连的储液部,毛细部和排液部,其中,所述储液部与所述多个光纤安装部位置相对应;恒温装置,包围于所述恒温体的外部;
温度控制系统,电连接于所述恒温装置,用以为所述恒温装置提供电能;
多条入射光纤,安装于所述多个光纤安装孔的第一部分,每条入射光纤的一端靠近所述毛细管;
多条出射光纤,安装于所述多个光纤安装孔的第二部分,每条出射光纤的一端靠近所述毛细管;
多个光源,分别耦合于所述多条入射光纤的一端;
多个光电检测器,分别耦合于所述出射光纤的一端;以及
单片机系统,电连接于所述多个光电检测器和所述温度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向毛细管内注入待测液体,保证储液部内待测液体的液面高于位于最上的光纤安装孔之上,使温度控制系统通过恒温装置令恒温体的温度保持在一个指定温度,单片机运行一段程序,扫描每个光电检测器,此时,令光源发光,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入射光纤导向待测液体,由于待测液体的散射作用,仅有少量光通过出射光纤到达光电检测器;此时单片机检测不到信号;随后,令毛细管内液体向下经毛细部和排液部流出,此时,储液部内液面下降,随着液面的下降,自上而下设置的光纤内顺序有光通过,光电检测器顺序检测到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单片机系统扫描并顺序接收到上述电信号并记录下来,从而计算出液面通过任意两个光纤安装孔的平均速度,从而得出液体运动粘度。
进一步的,为了获得紧凑的效果,所述恒温装置可以是基于帕尔帖效应的半导体恒温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入射光纤优选使用多模光纤。
进一步的,所述出射光纤优选使用多模光纤。
进一步的,所述光源优选使用LED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直筒型毛细管载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U型毛细管用样量多的问题,其次,采用多路检测,可以加快测定速度,提高测定精度。此外,如果采用半导体恒温装置,则可以很大程度上缩小系统的尺寸,令系统可以用在如船舱等紧凑的空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运动粘度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恒温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毛细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自动测量液体,如油液,运动粘度的测试系统,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作详细说明:
图1为依照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运动粘度测试系统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的运动粘度测试系统包括恒温体1,恒温装置2,温度控制系统3,毛细管4,光源5,光电检测器6、入射光纤7、出射光纤8和单片机系统9。
其中,恒温体1,参照图2,具有延伸于其高度方向的毛细管孔11,用以容纳所述毛细管3。半导体恒温装置2包围于恒温体1的外部,用以为恒温体1升温,该半导体恒温装置2基于帕尔帖效应,可以在有电流通过时吸热或放热。这种产品在现有技术中很容易得到。
温度控制系统3包括一个温度传感器31和一个检测控制电路32,温度传感器31与所述恒温体1相耦合,用以检测恒温体1的温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温度传感器为置于恒温体1内部。当然,如本领域内一般技术人员所应知的,温度传感器可以为接触式或非接触式,安装位置也可以在不同位置。检测控制电路32分别连接温度传感器31、恒温装置2和单片机系统8,用以检测并处理温度传感器31所获得的信号,发送至与其相连接的单片机系统8,并从单片机系统9接收控制信号,控制恒温装置2的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技术装备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勤技术装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52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管装夹接桥装置
- 下一篇:箱梁蒸汽养护自动化控制装置及其温度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