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实现精确位移的电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5566.3 | 申请日: | 200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25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11 |
发明(设计)人: | 倪秦龙;黄骉 | 申请(专利权)人: | 倪秦龙;黄骉 |
主分类号: | G05D3/20 | 分类号: | G05D3/20;G01D5/36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特普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齐永红 |
地址: | 518000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精确 位移 电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电动装置,具体地讲,属于一种可实现精确位移的电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电动位移控制装置一般采用位置识别的方式来控制位移量,或者采用电机转动时间的长短来控制位移量。采用位置识别的方式来控制位移量的方式在如果移动位置多就需要相应数量的位置识别开关,这样就会存在装置系统会非常复杂和可靠性较差的缺点。而采用电机转动时间的长短来控制位移量的方式又存在系统误差大小非常依赖电机的转速的精确度和其它部件的精确度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使用器件少,且结构简单的可实现精确位移的电动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可实现精确位移的电动装置包括
电机;
由电机驱动的减速箱,包括高速输入端和低速输出端;
计数齿轮,耦合于减速箱的高速输入端,在计数齿轮的齿轮体上设有中心对称的且均匀分布的多个透光孔;
第二光电检测单元,包括第二发光器件和第二检光器件,分别设置于计数齿轮的透光孔部分的两侧,以至于当透光孔转动至第二发光器件与第二检光器件之间时,第二发光器件发出的光可以到达第二检光器件,产生一个计数脉冲,第二检光器件具有一个用以输出计数脉冲的输出端;
位移杆,耦合于减速箱的低速端,具有一个挡光部分;
第一光电检测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器件和第一检光器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位移杆挡光部分的运动平面的两侧,以至于当挡光部分运动至第一发光器件和第一检光器件之间时,第一发光器件发出的光被挡光部分阻挡,无法到达第一检光器件,产生一个复位脉冲,第一检光器件具有一个用以输出抚慰脉冲的输出端;以及,
控制单元,电连接于电机的控制端,且电连接于第二检光器件的输出端,接收计数脉冲并对其计数;电连接于第一检光器件的输出端,接收复位脉冲,并相应的控制电机停止转动。
优选的,所述减速箱可以具有一个环形凹槽部,第一光电检测单元可以安装于该环形凹槽部内,位移杆的端部可以伸入该环形凹槽部内的第一光电检测单元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原理如下:当位移杆延其运动轨迹运动至挡光部位于第二光电检测单元之间时,第二光电检测单元产生复位脉冲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可据此确定位移杆的初始位置。当设定了需要旋转的角度数值后,控制单元根据计数齿轮的透光孔数、减速箱的减速比值可以确定预设的计数值的大小;此后驱动电机转动,从而驱动减速箱带动计数齿轮转动,计数齿轮的每个透光孔通过第一光电检测单元之间时,产生一个计数脉冲,控制单元接收此计数脉冲并计数,直至达到预设的计数值后,停止驱动电机。这样,就实现了一个精确位移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了光电计数的结构,避免了使用过多的检测器件,同时还避免了对高精度电机的过度依赖。此外,由于计数齿轮耦合于减速箱的高速端,其每个脉冲代表的角度值相对计数齿轮耦合于低速端时要小,因此,在使用同样的计数齿轮时,定位精度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实现精确位移的电动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可实现精确位移的电动装置的结构侧视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计数齿轮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表示本实用新型的计数齿轮和第二光电检测单元的相对位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实现精确位移的电动装置,用以方便且经济的实现定位,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作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可实现精确位移的电动装置,参照图1、2,包括减速箱1,减速箱1用以将电机的高转速低扭矩输出转换为低转速高扭矩的输出,包括高速输入轴11和低速输出轴12,其中高速输入轴11通过第一、第二、第三,三级减速齿轮副耦合于低速输出轴12,其中,第一级齿轮副,通过如连轴器等装置相耦合一个电机2,为高速输入端;第三级齿轮副通过一紧固装置31与位移杆3相耦合,为低速输出端;电机2通过一个控制单元7控制并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倪秦龙;黄骉,未经倪秦龙;黄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55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性价比大功率IGBT模块
- 下一篇: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制备聚乳酸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