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仪表板插卡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5754.6 | 申请日: | 200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476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利平;章守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37/00 | 分类号: | B60K37/00;B60R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一斌;王琦 |
地址: | 201201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仪表板 插卡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的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仪表板插卡器组件。
背景技术
当车辆行驶于高速公路时,需要为司机分配一张交费卡。但对于司机来说,可以将交费卡放在上衣口袋中、或车内的杂物箱内、或随意放置在仪表板表面上。当车辆驶入或驶出高速公路时,司机往往会忘记其收费卡所放的位置,或在车内杂物箱内堆积的大量杂物内翻找,浪费了大量时间且会令司机十分心急。
可见,现有汽车内并未设置防止交费卡的专用空间,从而为司机造成了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仪表板插卡器组件,提供了专用的交费卡存放空间。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仪表板插卡器组件,包括:仪表板和插卡器,
在所述仪表板上方向盘安装位置的左下方具有一扁平开口,所述扁平开口的宽度大于等于交费卡的宽度、高度大于等于交费卡的厚度;
所述插卡器为扁平凹槽,所述扁平凹槽的宽度大于等于交费卡的宽度、高度大于等于交费卡的厚度、深度小于等于交费卡长度与所述仪表板的厚度之差;
所述扁平凹槽的凹槽开口与所述扁平开口相对,安装于所述仪表板的内表面,且所述凹槽结构相对于所述凹槽开口向下倾斜。
所述仪表板上位于所述扁平开口上下两侧的区域为半圆弧形的内凹曲面;
所述凹槽开口的上下两个面上具有与所述内凹曲面相对应的凹陷结构。
所述扁平凹槽设有安装孔;
所述仪表板上扁平开口处的内表面上设有安装柱,所述安装柱的位置与所述安装孔相对应;
有螺钉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安装柱相连,将所述扁平凹槽安装在所述仪表板的内表面上。
所述扁平凹槽的上表面具有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下表面具有第三安装支架和第四安装支架;
所述安装孔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
仪表板的所述扁平开口所在位置为曲面;
所述扁平凹槽的上表面短于下表面。
所述扁平凹槽的凹槽开口所在平面与扁平凹槽的底面,在所述扁平凹槽的下表面的对称面上具有预设的夹角;
所述扁平凹槽的凹槽开口所在平面与扁平凹槽的底面,在所述扁平凹槽左右表面的对称面上具有预设夹角;
所述第一安装支架和第二安装支架分别位于所述凹陷结构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安装支架相比于所述第二安装支架,远离所述扁平凹槽的底面;
所述第三安装支架和第四安装支架分别位于所述凹陷结构的两侧,且所述第三安装支架相比于所述第四安装支架,远离所述扁平凹槽的底面;
所述第三安装支架相比于所述第一安装支架,远离所述扁平凹槽的底面。
所述仪表板内表面环绕于所述扁平开口的外侧,具有环形凸台;
所述扁平凹槽的凹槽开口套接在所述环形凸台外侧。
所述扁平凹槽的深度为交费卡长度的3/5。
所述扁平开口的宽度为68mm、高度为4mm。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中的仪表板插卡器组件由仪表板和插卡器组成,仪表板为具有曲面的壳体、插卡器为扁平凹槽。插卡器安装于仪表板上方向盘安装位置左下方的曲面内表面,用于放置交费卡,使得司机可用左手获取插入在插卡器内的交费卡,无需换手即可将交费卡递出到司机左侧前门车窗之外,使得拿取交费卡较为方便。而且,安装在仪表板曲面内表面上的插卡器略微向下倾斜,即插卡器与水平面具有向下的预设角度,插卡器的凹槽底部低于凹槽开口,从而防止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出现颠簸而将交费卡从插卡器中掉出。
而且,本实用新型中仪表板和插卡器的安装结构十分简单,使得安装工艺也非常简单,保证了较低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仪表板上扁平开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仪表板上扁平开口处的剖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卡器的主视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卡器的俯视图。
图4c为本实用新型中插卡器主视图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仪表板插卡器组件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仪表板插卡器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仪表板插卡器组件插入交费卡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中,在车内仪表板上安装一插卡器,为交费卡提供了专用存放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575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诊断装置用B超电缆
- 下一篇:儿童玩具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