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厚度的螺母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6066.1 | 申请日: | 200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59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邓胜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7/00 | 分类号: | F16B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皋吉甫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厚度 螺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螺母,特别是指一种具有双层料厚、强度增加的螺母。
背景技术
一般机器设备之间的安装是通过金属挤型杆,它含有相应的轨槽,在安装其他相关构件时,必须在轨槽内部先装入螺母,再用螺栓穿过相关构件后锁在螺母中。因此螺母是机器组装的重要元件之一。
但是,一般的螺母厚度约为0.7~0.9厘米,在现阶段中,以大型机器为例,它运作时的动力只要达到一定的程度,不论是启动时正面给予螺母及螺栓的压力,或是从侧面推挤给予螺母的压力都是相当大的。容易超过目前螺母厚度所能承受的极限,而使螺母受到压力容易产生变形,由于螺母是预先装入机器中的,若要更换螺母就必须将机器拆开,将已经牢牢固定的螺母拆下并更换新的螺母,相当的不便,而且在螺母受损当时机器正在处理的物件也会损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厚度的螺母结构,将螺母以抽拉的方式向内反折,并在内层的内壁上攻牙,形成双层厚度、强度加倍的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厚度的螺母结构,在中空圆柱外套上一个螺母,此螺母并未攻牙,而是在中空圆柱的内壁上攻牙。
为达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厚度的螺母结构,它包括一个内圈,此内圈为中空圆柱状,并且内壁上有攻牙;一个外圈,它位于内圈之外,与内圈紧密结合。内圈与外圈可连在一起,形成一体,将外圈向内以抽拉的方式反折形成内圈,或是将内圈向外反折形成外圈;内圈与外圈也可分开独立,内圈的外表面与外圈的内表面都刻有等数量的垂直刻痕,刻痕之间相距的距离相等,利用垂直刻痕的凹凸可让内外圈更加紧密结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这两种双层厚度的螺母结构可以加强螺母的强度,能抵抗更大的扭力。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厚度的螺母结构在攻牙前后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厚度的螺母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厚度的螺母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厚度的螺母结构中另一种实施样的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双层厚度的螺母结构中另一种实施样的分解图。
图号说明
10 双层厚度的螺母结构
12 外表面
14 内表面
16 肩部
18 攻牙
20 双层厚度的螺母结构
22 外圈
222 垂直刻痕
24 内圈
242 垂直刻痕
26 攻牙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层厚度的螺母结构,包含两种实施样,其中一种是一体式的双层螺母,首先将一空心圆柱向内或向外以180度反折,形成如图1A所示的结构,包括外表面12、内表面14,当利用抽拉的技术将空心圆柱向内反折时,内表面14为原本空心圆柱的外表面,反之,当空心圆柱向外反折时,则外表面12为原本空心圆柱的内表面。外表面12的末端更可以再向外弯折出一个肩部16。如图1B所示,在内表面14上攻牙形成横向螺纹后,即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样,立体图如图2所示。
图3为图2的剖面图,有图中可以看出外表面12与内表面14之间为发夹式弯折,并在内表面14上进行攻牙处理。
图4和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样,在此双层厚度的螺母结构20中包括一个内圈22和外圈24,内圈22为中空圆柱,它的内壁上有攻牙,外圈24套设在内圈22之外,并紧密结合。内圈22的外表面与外圈24的内表面都刻有等数量的垂直刻痕222、242之间相距的距离相等。每一道垂直刻痕222、242的两侧都是自然的凹凸,利用这种凹凸可以让内外圈更加紧密的结合。
不论是图2中所示的反折式双层螺母的实施样,或是图4中所示的组合式双层螺母的实施样,其外壁的形状可以是四边形、六边形或其他多边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双层螺母机构是有两种方式可以使螺母达到双层厚度的目的,一种是将螺母向内或向外以180度反折,再于反折后的内壁上攻牙,是一体式的;第二种是在一个中空内圈外套上一个外圈,内圈的外径与外圈的内径相同,并在内圈的外表面与外图的内表面都刻有等数量的垂直刻痕。利用垂直刻痕两侧的自然的凹凸可让内外圈更加紧密结合。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泰誉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60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