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线耳塞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6203.1 | 申请日: | 2007-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403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汪玉华;齐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玉华;荣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5/00 | 分类号: | H04B5/00;H04Q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3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耳塞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以与手提电话机配合使用的无线耳塞机。
背景技术
现今手提电话机已在广泛使用。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当人们正在驾驶汽车时使用手提电话机,要用一只手拿着电话机,只剩下一只手开汽车,是不安全的,法律禁止这样做;另外,当通话时间较长时,拿电话的手会很疲劳。所以人们发明了无线耳塞,它包括接收的耳塞听筒和发送话筒,在不太远的距离把手提电话机的功能转接过来,并且只需要插塞在耳朵内即可使用,其中有商品名“蓝牙”(Blue Tooth)的就是。已经面世的无线耳塞机在方便使用者方面还有不理想之处,有需要作出改进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背景技术的缺点,设计一种无线耳塞机。它包括内置有发送话筒的本体部分和附于本体上的耳塞听筒部分以及连接装置,所述耳塞听筒部分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在所述本体部分之上,所述连接装置具有使所述耳塞听筒部分相对于所述本体部分从收置状态旋转至使用状态的旋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耳塞机,所述本体部分的一端具有叉形架,其两个叉臂之间具有收置并容纳所述耳塞听筒部分的空间,由叉臂端部的轴孔和耳塞听筒部分的旋转轴构成所述连接装置,所述耳塞听筒部分可绕所述旋转轴旋转至本体部分的中轴线与耳塞听筒部分的中轴线大约成90°角的使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耳塞机,所述连接装置在其可旋转角度范围的两端有内置的限位或限角度结构,并在此范围内设有若干个可中间停顿的卡格构造。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耳塞机,所述本体部分的一端是斜面形的,所述耳塞听筒部分的底端也是斜面形的,并且两者的斜面形贴在一起时两者的中轴线成一直线,所述的连接装置是其一斜面上有旋转轴,另一斜面上有与之相应的轴承窝,于是两个斜面可以相贴旋转,所述耳塞听筒部分可从两者的中轴线成一直线的收置状态旋转大约180°,使两者的中轴线大约成90°角的使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耳塞机,所述本体部分和耳塞听筒部分的斜面与各自的中轴线的夹角为30°至45°。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耳塞机,所述连接装置在其可旋转角度范围的两端有内置的限位或限角度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耳塞机,所述无线耳塞机上附设有一个弹簧夹子。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耳塞机,所述弹簧夹子的开闭转轴是位于靠近所述本体部分的下端的位置,所述弹簧夹子的夹口位于靠近耳塞听筒部分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耳塞机,所述弹簧夹子的夹持面上设有空孔。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耳塞机,在所述本体部分还附设有能够有线接收并存贮外来信息的插接口(USB接口)。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耳塞机的优点为:(1)耳塞听筒可以旋转方向,当旋转到与本体方向一致时,为一长条形,横向尺寸小,可以减小产品包装体积,降低生产和经营成本,并且收置方便,可以放在衣袋或钱包中。在通话时又可以旋转至与本体大约成90°角,适宜在耳中固定。(2)可附设一个弹簧夹子,当不使用时,可以夹在方便而容易找到的位置,要使用时可以随时找到,不致于随处摆放而难以迅速找到它。
附图说明
图1-1至图1-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耳塞机不附设弹簧夹子的情况的示意图。
图2-1和图2-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耳塞机附设的弹簧夹子的示意图。
图3-1至图3-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附有弹簧夹子的无线耳塞机的示意图。
图4-1至图4-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无线耳塞机另一实施方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无线耳塞机,它包括内置有发送话筒的本体部分和附于本体上的耳塞听筒部分以及连接装置,所述耳塞听筒部分通过连接装置固定在所述本体部分之上,所述连接装置具有使所述耳塞听筒部分相对于所述本体部分从收置状态旋转至使用状态的旋转机构。
图1-1中,标号2表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案的无线耳塞机,在未附设弹簧夹子时的情况。图中本体部分3示出其“内面”,即使用时贴到耳部和面部的一面。标号4是耳塞听筒部分,是已收置于本体3的上部的叉形架的两个叉臂7所包的空间9中,耳塞听筒部分4的底部(远离耳塞头10的一端)设有旋转轴,它在叉臂7的轴孔中转动。图中标号6代表附设弹簧夹时的夹子轴,标号8表示本体部分的下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玉华;荣保有限公司,未经汪玉华;荣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62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镜式虚拟显示的数字电视接收装置
- 下一篇:七段显示器的发光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