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捕鼠笼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6274.1 | 申请日: | 200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1251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韩可都;韩可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可都;韩可汉 |
主分类号: | A01M23/18 | 分类号: | A01M2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37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捕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捕动物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捕捉小鼠,大鼠,田鼠等室内外啮齿类动物的捕鼠笼。
背景技术
目前灭鼠的常用方法包括化学药物灭鼠和机械器具灭鼠。投放化学药物存在人畜安全问题,而且可造成环境污染。现有机械捕鼠笼往往体积大,操作不便,而且机械捕鼠夹普遍存在上扣时易伤手,使用中误伤儿童或宠物等问题,影响其应用的范围及使用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操作安全并且不伤及儿童或宠物,适用于室内外的活捕动物装置,特别适用于室内外捕捉鼠类。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鼠笼底座两侧各有一个笼框,两侧笼框依靠底座前侧壁轴和后侧壁轴可作旋转开合运动。在开启时形成通道,动物企图穿过或被诱饵吸引进入时,触发机构启动,在一拉伸弹簧弹性回复力作用下两侧笼框关闭将动物捕获。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个固定轴将两笼框的后臂端连接在底座的后侧壁,一个活动轴将两笼框的前臂端连接在底座的前侧壁,活动轴镶嵌于活动轴板上并穿过底座前侧壁一纵条形口与笼框前臂端一斜条形口。活动轴可在正常位置和上扣位置之间移动,活动轴在正常位置时,活动轴与固定轴平行对称,连接两侧笼体的拉伸弹簧力线低于活动轴与固定轴连线,因此拉伸弹簧牵拉使两侧笼框关闭。两侧笼框开启时笼框前臂端斜条形口与底座前侧壁纵条形口完全重合可使活动轴移到上扣位置,此时拉伸弹簧力线位于活动轴与固定轴之间,由于拉伸弹簧力线高于活动轴,再加上活动轴与固定轴非平行对称,使两侧笼框保持在开启状态。如果动物踩下触发机构的踏板,则使活动轴在另一弹簧力牵拉作用下从上扣位置移回正常位置,致使两侧笼框关闭。在笼框关闭过程中,初始时由于连接两侧笼体的拉伸弹簧力线距离轴线近,力矩很小,随笼框旋转拉伸弹簧力线与活动轴与固定轴连线距离逐渐增大,力矩相应增加。因此若将手伸入笼中启动踏板,笼框受手或手臂阻挡而停留在关闭的初始期,其力矩很小不致伤手。另外,所用拉伸弹簧力远小于现有市场上鼠夹弹簧,即使在闭合时直接触及亦不致伤手,进一步增加了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道式结构易诱鼠进入,操作简单安全,不会伤及人手,灵敏度高,效果可靠,儿童误触不会受伤害,宠物误入后可安全地放出,可在室内外长期放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捕鼠笼实施例的外形图。
图2是捕鼠笼实施例笼框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捕鼠笼实施例笼框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捕鼠笼实施例底座前侧壁内侧局部构造图。
图5是捕鼠笼实施例笼框闭合时纵截面构造图。
图6是捕鼠笼实施例笼框开启时纵截面构造图。
图7是捕鼠笼实施例触发机构结构图。
图8是捕鼠笼实施例笼框闭合时前臂端连接活动轴局部示意图。
图9是捕鼠笼实施例笼框开启时活动轴移动局部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底座前侧壁,3.底座后侧壁,4.上盖板,5.笼框,7.前臂端,8.后臂端,9.活动轴,10.固定轴,11.防开扳手,12.内折钩,13.外侧板,14.提手,15.外折钩,16.诱饵网,17.诱饵网盖,18.螺栓,19.第一拉伸弹簧,20.活动轴板,21.上压板,22.挂钩槽口,23.下提板,24.下提板外侧部,25.下提板内侧部,26.延伸臂,27.弹性圈,28.踏板,29.纵折板,30.挂钩,31.开口,32.纵条形口,33.上止突起,34.下止突起,35.下装配支架,36.上装配支架,37.圆形孔,38.(后臂端)圆孔,39.斜条形口,40.第二拉伸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可都;韩可汉,未经韩可都;韩可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62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投影系统的光源装置及投影显示装置
- 下一篇:连接器固定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