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循环球式汽车转向器限位挡圈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6393.7 | 申请日: | 2007-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070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孙献中;张红;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豫北(新乡)汽车动力转向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25/24 | 分类号: | F16H25/24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梁瑞林 |
地址: | 453003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循环 汽车 转向器 限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部件制造技术,涉及一种调整循环球式汽车转向器输出摆角的限位挡圈。
背景技术
目前,循环球式汽车转向器广泛应用于各类轻、中、重型汽车。参见附图1,循环球式转向器的工作原理是,由转向轴4、螺杆3、转向螺母1、钢球2共同组成了循环球组件部分。当驾驶员转动方向盘时,因螺杆3与方向盘之间为轴向刚性联接,螺杆3随之发生转动,一定数量的钢球2在螺杆3、转向螺母1形成的螺旋滚道内滚动,将螺杆3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转向螺母1的直线运动,转向螺母1通过摇臂轴5与摇臂联接,摇臂轴5带动摇臂和转向拉杆系统,从而使车轮产生转向动作。其缺点是:由于各种车型所配套的拉杆长度不同,致使与其配套的转向器摇臂的输出摆角也不同。有时会出现多种车型所需配套的转向器,除转向器摇臂的输出摆角不同外,其它所有联结尺寸和性能要求完全相同。此时需要对转向器摇臂的输出摆角进行限位。传统的循环球转向器限位一般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在转向器内部增加限位泄压阀,通过控制用于助力的液压油的压力,实现转向器输出摆角的限位,此种方法可以准确的对转向器的输出摆角进行限位,且在转向器处于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的极限位置时,对拉杆产生的拉力或压力最小,但限位泄压阀的结构比较复杂,加工成本比较高,一般只用于缸径大、工作压力高的转向器限位。二是在转向器设计时,通过控制转向螺母1在活塞缸体内的前后行程,直接刚性限位。此种方法虽然最直接、简单,但是,即使几种车型所需配套的转向器的所有联结尺寸和性能要求完全相同,只是输出摆角不同时,也需要分别为这几种车型设计专用的转向器。造成产品型号增加,既延长了新品开发的周期,又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调整循环球式汽车转向器输出摆角的限位挡圈,以满足不同车型的输出摆角的要求,大大缩短新品研制周期以及批生产零件的加工和管理费用,降低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循环球式汽车转向器限位挡圈,其特征在于,它是一个由钢丝制成的开口涨圈,其平面形状为正5~8边形,在一个边的中点开口,相邻两条边为圆弧连接,其半径r=4~10mm,限位挡圈在自然状态下的最大外径D=D1+t,D1为循环球式汽车转向器的活塞缸直径,t为过盈量,t=2~4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采用不同直径的限位挡圈调整循环球式汽车转向器输出摆角,可以满足不同车型的输出摆角的要求,可以在不改变转向螺母1的长度和活塞缸体长度的情况下,控制转向螺母1在活塞缸体内的行程,从而实现转向器输出行程角的限位。大大缩短了新品研制周期以及批生产零件的加工和管理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根据某具体转向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实际计算,与修改转向螺母1的长度和活塞缸体长度控制输出摆角的方法相比,生产成本降低到5%以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循环球式转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这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它采用正5边形的结构。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现有的循环球式转向器中的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循环球式汽车转向器限位挡圈,其特征在于,它是一个由钢丝制成的开口涨圈,其平面形状为正5~8边形,在一个边的中点开口,相邻两条边为圆弧连接,其半径r=4~10mm,限位挡圈在自然状态下的最大外径D=D1+t,D1为循环球式汽车转向器的活塞缸直径,t为过盈量,t=2~4mm。
所说的制造限位挡圈的钢丝直径为0.1~10mm。钢丝直径与所要调整的输出摆角的数值有关。计算的方法是d=πR(θ1-θ2)/180,d为限位挡圈钢丝直径,R为摇臂轴5齿扇的分度圆半径,θ1为循环球式汽车转向器的实际输出摆角,θ2为循环球式汽车转向器装入限位挡圈后的输出摆角。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是:将限位挡圈安装在活塞缸内底部和/或顶部,根据所要调整的输出摆角确定。具体安装位置参见图3。两个限位挡圈6安装在活塞缸内底部和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豫北(新乡)汽车动力转向器有限公司,未经豫北(新乡)汽车动力转向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63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路面刻纹切缝两用机
- 下一篇:一种高承载力沉管灌注扩底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