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运动器材的自发电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6805.7 | 申请日: | 2007-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60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贵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山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G5/04 | 分类号: | F03G5/04;H02K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燕秋 |
地址: | 台湾省台中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动器材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运动器材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运动器材的自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运动器材为了充分利用使用者运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量,会在运动器材中加装发电装置,例如:健身脚踏车、椭圆机、踏步机等等,其中部分机种便安装了发电装置,因此使用者在操作此类运动器材时,机械能同时在使用者运动过程中产生,同时机械能经由机构系统传递到发电装置发电,产生的电能可供运动器材运用,例如:操作面板、更改运动强度、测量心跳等等,不必再通过线路外接到电源插座,由外界供给运动器材电源。
如图1所示,是一种常见的应用于健身脚踏车的习用自发电系统(注:图中仅示局部),如图1所示的机构,为了使发电装置51发电,因此将发电装置51安装在飞轮32的一侧,通过飞轮32的转动(注:就是使飞轮32的外圈充当发电机转子),与发电装置51的线圈产生磁场变化进而发电,发电装置51也能利用此磁场的变化产生阻力,控制飞轮32的旋转困难程度。(注:飞轮内侧安装许多线圈及其他元件使其成为发电装置51及兼具阻力的功能为习知技艺,此处及图中均未作详细说明)
前述习知自发电系统的关键在于飞轮32转动时需达到足够的转速,才能使发电装置51产生足够的电能供运动器材运用,因此习知技艺为了使飞轮32以高转速旋转,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具有第一传动轮20a,当使用者踩踏踏板11a驱动第一传动轮20a旋转时,同时由套接在第一传动轮20a及第二传动轮21a上的第一传动带23a带动第二传动轮21a以更高转速旋转,第二传动轮21a再同步带动同轴固接的中介传动轮26旋转,同上所述,当中介传动轮26旋转时,再由套接于中介传动轮26及第三传动轮22a的第二传动带24a带动第三传动轮22a以更高速旋转,同样的,第三传动轮22a再同步带动同轴固接的飞轮32旋转,此为习知技艺所采用的自发电系统传动机构。
由上所述可知,为了达到足够使用者操作运动器材所需的电能,前述习知技艺所采用的整体传动机构的结构复杂,所需元件多且体积较大,使得制造成本较高,机构也须占用较多空间,影响设计时的自由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器材的自发电系统,其能在具有足够的发电电能且兼具惯性及阻力之下,更有结构精简、传动元件较少、成本较低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运动器材的自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支架;一第一传动轮,枢设于所述支架,由所述运动器材的使用者运动驱转;一传动飞轮,枢设于所述支架,具有一环状的传动带套接部;一第二传动轮,与所述传动飞轮同轴固接,所述第二传动轮直径小于所述第一传动轮;一第一传动带,套接于所述第一传动轮及所述第二传动轮;一旋转式发电装置,设于所述支架,具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旋转时产生对应电能;一第三传动轮,与所述旋转式发电机的旋转轴同轴固接,所述第三传动轮直径小于所述传动飞轮的传动带套接部;一第二传动带,套接于所述传动带套接部及所述第三传动轮;一电控阻力装置,接受所述旋转式发电机产生的电能,改变所述传动飞轮的转动阻力。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控阻力装置包含有至少一相对于所述传动飞轮可活动的磁铁组,以及一可驱动所述磁铁组位移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接受来自所述旋转式发电装置的电能。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飞轮的其中一侧面设有一圆形凹槽;所述电控阻力装置位于所述圆形凹槽内,包含有:一齿轮组,一端连接于所述驱动器;二移动杆,各所述移动杆的一端具有一齿排,与相对于所述齿轮组连接在所述驱动器的一端连接,所述驱动器通过所述齿轮组驱使所述二移动杆沿径向靠近或远离所述传动飞轮的圆心;二所述磁铁组,各所述磁铁组具有一弧形臂,以及设在所述弧形臂面向所述圆形凹槽周壁的外侧面的若干磁铁,其中所述二磁铁组分别连接于所述二移动杆。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飞轮的传动带套接部设于所述传动飞轮的外周面。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带套接部为一环状凹槽,所述第二传动带为一皮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山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乔山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68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