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改进的遮阳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7209.0 | 申请日: | 2007-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22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谢其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其安 |
主分类号: | B60J3/00 | 分类号: | B60J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遮阳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遮阳板,尤其是指一种具有主遮帘与副遮帘,大幅增加整体大小与位置的调整范围,以供驾驶人视需要调整的改进的遮阳板。
背景技术
一般汽车内部的前侧皆装设有汽车遮阳板,可提供驾驶人于车行途中遮蔽阳光防止刺眼,避免强光造成驾驶人视觉疲劳、眩光或眼花等情形而影响行车安全,且长时间受到太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更会对人体的皮肤造成相当程度的伤害,以致于许多驾驶者遇有强光照射时,多会利用车辆前挡风玻璃上方的遮阳板适当的遮蔽阳光照射,以期能减低强光对眼睛所造成的不适,所以目前一般的汽车配备中,于驾驶座的上方皆会装置一非透明的遮阳板,以供行经光线较强处时,微微下掀该非透明的遮阳板,以避免因光线直射驾驶人的眼睛,而容易造成行车的意外。
上述的遮阳板,请参照图1所示,该遮阳板3为一矩形片体,遮阳板3的一端角设有一枢轴31,以插设于汽车前方车顶内侧,而另一端角则形成有一镂空部32,镂空部32的外侧边缘设置有一柱体33,以嵌卡于车顶内侧预设的二相对应夹片内,使遮阳板3可向上收合平贴于车顶内侧而形成定位,使用时再以枢轴31与柱体33为支点,直接向下翻转遮阳板3,或将柱体33自夹片内拉出,以枢轴31为中心枢转并配合遮阳板3的翻转,可使遮阳板3移动至其它位置,以遮覆不同方向的阳光。
然而,上述的遮阳板在实际使用的时候会有下列的缺失:
1.上述的遮阳板大小与位置可调整的范围有限,而由于天候的改变及行进间经过路段的地形地物影响,驾车时阳光所照射的角度往往变化很大,更因天候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刺眼程度,使得遮阳板往往无法为驾驶人完全阻挡车外的光源。
2.上述的遮阳板于行车时易阻隔驾驶人的视线,驾驶人须分心调整视线以观察路况与来车,而且其大小与位置可调整的范围有限,若遮蔽了驾驶人的视线高度将产生盲目驾驶的危险,意即于行车时只能为驾驶人阻挡在车外的部分光源,并可能因此使驾驶人分心或阻隔驾驶人的视线,因而影响视觉,易导致行车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鉴于上述公知的遮阳板大小与位置可调整的范围有限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改进的遮阳板,以改善或克服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改进的遮阳板,该遮阳板具有主遮帘,该主遮帘设有固定部,该固定部固设于车辆的遮阳板,且主遮帘枢设有副遮帘。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和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遮阳板具有主遮帘与副遮帘,大幅增加整体大小与位置的调整范围,以令驾驶人可以视需要调整大小与位置,可完全阻挡车外的光源,且不会阻隔驾驶人的视线,能确保驾驶人的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展开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展开状态侧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展开状态侧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本实用新型>
(1) 主遮帘 (11) 固定部
(12) 轴心 (13) 施力部
(14) 固定组件 (2) 副遮帘
(21) 施力部 (22) 固定组件
<现有结构>
(3) 遮阳板 (31) 枢轴
(32) 镂空部 (33) 柱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令本实用新型所运用的技术内容、特点及其达成的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兹于下详细说明,并请一并参阅所揭的附图及实施例:
首先,请参照图1以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遮阳板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其包括一主遮帘1及一副遮帘2,其中:
该主遮帘1的顶侧具设有数固定部11,例如挂勾,且主遮帘1的左端枢设有一轴心12,而主遮帘1的底侧固设有一施力部13,并于主遮帘1的内部装设有定位机构,使得主遮帘1在拉下之后可以将长度固定,且再次拉动主遮帘1即可放松定位机构,而自动回收主遮帘1,此为公知普遍的结构,因此不再赘述;
该副遮帘2的底侧固设有一施力部21,且副遮帘2的内部同样装设有定位机构,使得副遮帘2在拉下后的长度可以固定,且再次拉动即可自动回收,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其安,未经谢其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72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