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旋转底座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7679.7 | 申请日: | 200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56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龙 |
主分类号: | B60N2/14 | 分类号: | B60N2/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12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旋转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转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设置在电动旋转座椅下的电动旋转装置。
背景技术
应用在商务车中排电动座椅及石油钻机的司钻房等其他大型工程机械设备上的操作椅,目前都已经实现了旋转的功能。目前市场上广为流通的同类产品都是手动操作的,这样既使得产品失去了操作的智能化、人性化,降低了产品的档次,同时也大大降低了乘坐者的舒适度及操作的方便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电动旋转底座,其将旋转座椅制成电动旋转底座,实现转动自动化,提高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旋转底座,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上下箱体间转动连接,下箱体内设置驱动电机和小齿轮,上箱体内设置大齿轮,大小齿轮相互啮合。
所述上下箱体间的转动连接包括设置在下箱体内部的中央轴套,中央轴套上设置环形推力轴承,环形推力轴承上侧设置大齿轮,大齿轮上侧设置钢球滚动板,大齿轮及钢球滚动板与上箱体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中央轴套下端设置定位环和支架。
所述钢球滚动板上侧设置锁紧螺母,锁紧螺母螺纹连接到中央轴套的上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产品通过马达驱动,通过机械传递最终实现旋转。大齿轮与上箱体构成一个整体,马达与小齿轮紧配合,马达传输的力通过齿轮传动及推力球轴承的辅助,即可实现电动旋转,同时利用简单的电路就可以实现对启动转速及转动角度等进行控制。操作方便、简单且运动平稳,可实现全程360度无机调节,让乘坐者充分感受到乘坐的舒适及随心所欲的调节;同时对提高所配套产品的自动化程度,提升市场竞争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旋转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旋转底座包括上箱体2和下箱体5,其中下箱体内设置底座成型板3,形成下箱体的底盘结构,下箱体的中央设置中央轴套7,该中央轴套7与下箱体底部通过支架8支撑并设置由环形的定位环9,上述部件通过焊接固定连接,并与底座成型板3一同固定在下箱体5内。
中央轴套7上设置了环形推力轴承6,环形推力轴承6的上侧设置大齿轮定位座4,该大齿轮定位座4外侧环形设置大齿轮11,而大齿轮定位座4的上侧则设置环形的钢球滚动板14,钢球滚动板14的上侧再设置环形压板15,环形压板的上侧再设置锁紧螺母16,锁紧螺母16则通过螺纹连接到中央轴套7的上端。而大齿轮11和环形钢球滚动板14则通过连接板13连接到上箱体2上。
上箱体2的上部再设置一盖板1,从而可以将上箱体2的内部结构封闭,起到防尘的效果。
驱动电机10为直流电机,通过设置普通的控制电路即可实现转动方向与速度的控制,而驱动电机10的输出与小齿轮12连接,上述部件固定设置在下箱体5内,小齿轮12与大齿轮11相互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实现了驱动电机带动小齿轮,小齿轮带动大齿轮,大齿轮带动上箱体转动,进而实现了电动旋转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仅可以应用在旋转座椅上,还可以使用在其它具有电动转动结构的产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龙,未经张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76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