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与液压双作用丢手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7711.1 | 申请日: | 2007-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782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6-25 |
发明(设计)人: | 陈若铭;李晓军;宁世品;陈召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23/00 | 分类号: | E21B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4000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液压 作用 丢手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钻井、完井作业的丢手工具,特别是一种机械与液压双作用丢手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在侧钻井、水平井、分支井等固、完井作业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尾管串能否顺利、准确丢手。现有的丢手工具主要分为机械式与液压式两种方式,对于机械式丢手工具而言,由于采用倒扣的丢手方式,因而无法实现完井管柱的旋转,一旦管柱遇阻时,只能通过上提下放管柱来解决阻卡,但往往效果不佳。对于液压式丢手工具而言,因其液压元件过多,在管柱入井后,经常会由于种种原因,当下至预定井段时却无法实现有效丢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完井管柱旋转,并且可以采用机械和液压两种方式进行丢手有效保证丢手作业成功的机械与液压双作用丢手工具。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外筒总成和送入工具总成组成,外筒总成由回接筒1和本体2组成,回接筒1与本体2采用螺纹连接,送入工具总成与外筒总成连接在一起,送入工具中心杆9两端分别与上接头3、下接头18螺纹连接,其中:
本体2内腔设计有一具有一定宽度的环形凹槽;
送入工具的爪套13底端为预留有一截面为多边形的环形,在跨越环形结构上预留有一定数量周向均布的透槽,且其多边形截面分别与下接头18的外台阶和外筒总成的本体2内台阶相配合;
上接头3下部有若干周向均布的轴向阶梯状台阶,外筒4上部有与上接头3轴向阶梯状台阶相配合的阶梯状透槽;
剪钉14将上滑套10与中滑套15固定在一起,上滑套10的外表面设计有台阶,爪套13的内腔台阶与之形成配合,剪钉16将中滑套15固定在中心杆9上;
下滑套17与下接头18为滑动间隙配合,下滑套17内腔台阶与下接头18形成液压腔19,中心杆9上设计有一定数量的径向通孔20与该液压腔相连通;
中心杆9内表面、上滑套10外表面均设计有倒齿,且均与双向倒齿环12形成配合;
外筒总成和送入工具总成之间设计有防转机构。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憋压或者下压管柱方式分别使相应剪钉剪断,从而带动爪套从外筒总成中脱出,实现丢手。本实用新型通过工具结构上的改进,实现了可通过机械或者液压两种方式进行丢手作业,解决了因完井管串不允许旋转等特殊原因不能采用常规倒扣方式进行丢手的问题,同时通过采用卡块与本体的特殊配合结构,防止两者之间的相对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外筒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送入工具总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外筒总成和送入工具总成组成,外筒总成由回接筒1和本体2组成,回接筒1与本体2采用螺纹连接,送入工具总成与外筒总成连接在一起,送入工具中心杆9两端分别与上接头3、下接头18螺纹连接,其中:
本体2内腔设计有一具有一定宽度的环形凹槽;
送入工具的爪套13底端为预留有一截面为多边形的环形,在跨越环形结构上预留有一定数量周向均布的透槽,且其多边形截面分别与下接头18的外台阶和外筒总成的本体2内台阶相配合;
上接头3下部有若干周向均布的轴向阶梯状台阶,外筒4上部有与上接头3轴向阶梯状台阶相配合的阶梯状透槽;
剪钉14将上滑套10与中滑套15固定在一起,上滑套10的外表面设计有台阶,爪套13的内腔台阶与之形成配合,剪钉16将中滑套15固定在中心杆9上;
下滑套17与下接头18为滑动间隙配合,下滑套17内腔台阶与下接头18形成液压腔19,中心杆9上设计有一定数量的径向通孔20与该液压腔相连通;
中心杆9内表面、上滑套10外表面均设计有倒齿,且均与双向倒齿环12形成配合;
外筒总成和送入工具总成之间设计有防转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可采用如下的防转结构:在本体2顶端设计有一定数量沿周向均布的轴向透槽,外筒4中部有一定数量的周向均布透槽,压缩弹簧5、卡环6、上滑套10、中滑套15与下滑套17依次套装在中心杆9上,压缩弹簧5位于上接头3与卡环5之间,卡环6与卡块7通过螺栓8连接成一体,且卡块7与外筒2上的周向透槽形成配合。
此外,为防止采用机械方式脱手时,爪套从上滑套上脱出,还可以采取如下的结构:在上滑套外表面开有环槽,槽内安装有挡圈11。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在管柱下入过程中,外筒总成与下部尾管串相连接,外筒总成与送入工具之间利用外筒总成的本体2内部的凹槽与送入工具中爪套13形成配合,从而实现对尾管串的悬挂,并可根据实际情况,利用送入工具的下接头18连接适当的内管串。在管柱下入遇阻时,可利用送入工具上的卡块7带动外筒总成一同旋转,从而确保管柱的顺利下入。当完井管串下至预定位置时,通过管内憋压,可剪断送入工具的中滑套15与中心杆9之间的剪钉14,在液压的作用下,爪套13随上滑套10、中滑套15、下滑套17一同上行,爪套13下部的弹性爪将脱离外筒总成内部的凹槽而进入外筒4的内部,从而实现尾管串的丢手。当液压丢手失效后,可直接下压管柱,剪断上滑套10与中滑套15之间的剪钉,爪套13随上滑套10一同上行,爪套13下部的弹性爪可进入外筒2的内部,从而实现尾管串的丢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未经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7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货物提升机
- 下一篇:紧急刹车误踏油门安全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