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井下封井器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7730.4 | 申请日: | 200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88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高本文;李晓军;宁世品;程召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4000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式 井下 封井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田全过程欠平衡钻完井作业工具,特别是一种机械式井下封井器。
背景技术
欠平衡钻井技术具有常规钻井技术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能够有效防止地层伤害,减少井下钻井事故,提高油井产能和勘探效率。但目前在欠平衡钻井过程中,仍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地层产油气时必须采取先压井才能起下钻作业,压井过程必然对油层产生污染。为解决在欠平衡钻井过程中存在的隐患,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油层的污染,实现全过程欠平衡钻井,井下封井器(也可称为套管阀)技术也日益受到各大油田的重视。
目前,使用的井下封井器技术均为采用双管液压控制开关的方式来实现,因在现场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的未知因素,可能对井下封井器诸多的液压元件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如液压控制管线爆裂、挤毁等等,井下封井器内部液压元件损伤等,从而导致井下封井器失效。
发明内容
为避免双管液压控制上述井下封井器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无需液压管线控制的一种机械式井下封井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主要由上接头、上本体、内套、卡环、管阀总成、下本体、下接头组成。上接头与上本体、上本体与下本体以及下本体与下接头之间均为螺纹连接,上本体呈圆筒状,且在其内部适当位置处预留有个截面为矩形或梯形的凹槽,内套呈圆筒状,在其上端外部留有一截面呈矩形或梯形的台阶且周向上分布有一定数量的透槽,透槽数量至少为三条,且此台阶与上本体的内部凹槽之间相互形成配合,内套的内部适当位置处还预留有截面呈矩形或梯形的凹槽,下本体的内腔位置预留有内部凹槽,卡环与其形成配合,管阀总成利用其外部台阶与上本体与卡环之间的空腔形成配合,本体上周向分布的螺纹孔至少为3个。
利用本实用新型可大大缩减井下封井器的技术成本,同时也可大副缩减作业时间,并具有结构简单、作业可靠、准确等众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械式井下封井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机械式井下封井器由上接头、上本体、内套、卡环、管阀总成、下本体下接头组成。
上接头与上本体、上本体与下本体以及下本体与下接头之间均为螺纹连接,上本体呈圆筒状,且在上本体上端预留有两个截面为矩形或梯形的凹槽,内套呈圆筒状,在其上端外部留有一截面呈矩形或梯形的台阶且周向上分布有一定数量的透槽,透槽数量至少为三条,且此台阶与上本体的内部凹槽之间相互形成配合,内套的上端内部还预留有截面呈矩形或梯形的凹槽,下本体的内腔位置预留有内部凹槽,卡环与其形成配合,管阀总成利用其外部台阶与上本体与卡环之间的空腔形成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未经新疆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77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变频控制器的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包装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