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牙槽骨修整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8191.6 | 申请日: | 200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863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新明 |
主分类号: | A61C19/06 | 分类号: | A61C19/06;A61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海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慧 |
地址: | 277100山东省临沂市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牙槽骨 修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腔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牙槽骨修整器。
技术背景:
目前,在牙齿脱离或拔除之后,为恢复咀嚼、美观、发音等功能,人们常需要镶补假牙,即义齿,但需要承托义齿基托的骨组织及软组织有良好的条件,否则,将妨碍义齿戴入和就位。牙齿拔除时常由颊侧拔除,多数牙的颊侧骨板也较薄而疏松,由于创伤的关系,颊侧牙槽骨的重建过程远较舌侧活跃,因此颊侧牙槽骨多出现一些畸形。如骨尖、骨隆突等,影响患者进行义齿修复。为进行义齿修复,传统的办法是用一般外科器械,将粘骨膜切开,翻瓣、凿骨、冲洗,缝合。手术操作较复杂,时间长,损伤大,去除骨质多,流血多,易感染,伤口愈合所需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损伤小,不丢失骨组织,不易感染,伤口愈合快的牙槽骨修整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牙槽骨修整器,包括弧形板及设置在弧形板凸面中心位置的方柱,其中,还设置有手锤,所述手锤的锤柄尾端上设置螺纹杆,所述方柱上设置与所述螺纹杆配合的螺纹孔,所述弧形板的前端及上、下两侧设置有弹性胶皮。
所述弧形板的弧度为R=65°~75°。
本实用新型突出优点是:省去了原来用一般手术工具将牙床切开翻瓣、凿骨、冲洗及缝合的程序,手术时间大大缩短;操作简单,只需将弧形板凹面紧贴突起的骨尖,骨隆突出,取下手锤,轻轻敲打方柱即可将较突出的骨质在受压力后与较深层的骨质套叠,增加骨组织密度,改变了传统技术需要将骨质去掉的缺陷,损伤小,不丢失骨组织,使牙槽骨更丰满,有利于义齿固位,且只需要在粘膜表面操作,没有切口,无须翻开粘骨膜,减少感染,伤口易愈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实施时其设计主体机构包括弧形板1、方柱2、锤柄3、锤头4、螺纹杆5、螺纹孔6和弹性胶皮7。弧形板1的凸面的中心位置上设置方柱2,方柱2上设置螺纹孔6,锤柄3尾端上设置螺纹杆5,锤柄3与方柱2通过螺纹杆5和螺纹孔6连接,锤柄3的前端上设置锤头4,弧形板1的前端及上、下两侧设置有弹性胶皮7。
弧形板1的弧度为R=65°~75°。
使用时,只需将弧形板1凹面紧贴突起的骨尖,骨隆突出,将锤柄3从方柱2上取下,用锤头4轻轻敲打方柱2,即可将较突出的骨质在受压力后与较深层的骨质套叠,增加骨组织密度,改变了传统技术需要将骨质去掉的缺陷,损伤小,不丢失骨组织,使牙槽骨更丰满,有利于义齿固位,且只需要在粘膜表面操作,没有切口,无须翻开粘骨膜,减少感染,伤口易愈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新明,未经张新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81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识别的可抛弃式杯
- 下一篇:一种锻压设备上料系统中的托料架式贮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