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换流器的防护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8709.6 | 申请日: | 2007-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208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0 |
发明(设计)人: | 吴启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7/28 | 分类号: | H01F27/28;H01F2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流 防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流器的防护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止铁芯与线圈出现弧光放电现象的换流器的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线圈式换流器已为电路中常用元件,鉴于用途不同而有不同的安规要求,惟有通过安规认证才能被采用,而世界各国安规(分美规及欧规)中,仅针对接脚至铁芯间的沿面距离(creepage distances)加以规范,其沿面距离乃是指从接脚端循绕线架外缘至铁芯的距离,该沿面距离随安规级数不同而有最小安全距离的规定,若沿面距离小于规定值,表示接脚离铁芯太近。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200515436号的「高压变压器的改良结构」、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415625号的「变压器隔离盖构造」皆为达上述目的进行的设计。
然,现今线圈式换流器特别针对线圈至铁芯的间距未设置足够距离以防止线圈因高压电力对铁芯产生弧光放电现象而造成电子元件损毁,以及由弧光放电现象伴随产生的高温所带来的安全事件。因此上述的各现有习知技术对于线圈式换流器,实难符合消费大众的市场需求。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换流器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换流器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的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可兼具体积小、成本低且使用时可具有全方位调整功能的新型结构的换流器的防护结构,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换流器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换流器的防护结构,能够改进一般现有的换流器,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换流器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换流器的防护结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防止铁芯与线圈出现弧光放电现象,从而更加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换流器的防护结构,适用于一换流器,该换流器具有一提供铁芯穿设的绕线座主体,并于该绕线座主体外侧表面上设有一分别提供一、二次侧线圈于该绕线座主体上缠绕的第一、第二绕线区,该绕线座主体提供铁芯的两穿设处分别为一第一端部及一第二端部,该第一端部与该第一绕线区之间设有一阻隔一次侧线圈与铁芯以防止弧光放电现象的第一隔离板组,而于该第二端部与该第二绕线区之间设有一阻隔二次侧线圈与铁芯以防止弧光放电现象的第二隔离板组,且每一隔离板组包含多个由第一、第二端部间隔排列至第一、第二绕线区的板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换流器的防护结构,其中所述的绕线座主体设有一提供线圈出线的导接脚。
前述的换流器的防护结构,其中所述的绕线座主体配置有一外罩,该外罩具有一提供该绕线座主体容置的开放式容置空间。
前述的换流器的防护结构,其中所述的外罩设有一凸部以覆盖该导接脚。
前述的换流器的防护结构,其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绕线区之间设有多个阻隔一、二次侧线圈的分隔板。
前述的换流器的防护结构,其中所述的板件包含绝缘性材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换流器的防护结构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1.防止铁芯与线圈出现弧光放电现象
2.强化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上述诸多优点及实用价值,其不论在产品结构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且较现有的换流器具有增进的突出多项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并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一;
图2-2为本实用新型一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龙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87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冲击扭转的转子端部结构
- 下一篇:微型记忆卡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