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管乐器练习用号嘴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78915.7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42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华穗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华穗 |
主分类号: | G10D9/00 | 分类号: | G10D9/00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润愚 |
地址: | 510175广东省广州市沙河顶***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管乐器 习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铜管乐器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适合各种铜管乐器用的练习用号嘴。
背景技术
铜管乐器能产生嘹亮悦耳的音乐效果且容易学习,所以越来越被广大青少年朋友所喜爱。由于吹奏中嘴唇的振动很大程度地决定了铜管乐器的音色、音准和发音的准确性,因此就需要平时多做吹奏练习,从而熟练地控制嘴唇的肌肉群。在吹奏练习中,通过单独使用号嘴练习以加强对嘴唇肌肉群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和普遍的。现有的常规号嘴都是由号嘴环(BuzzingRim)、封闭的号嘴杯(Buzzing Cup)和一段锥形导管(Shank)一体化组成,号嘴环、号嘴杯和锥形导管所构成的是连续的腔体,在使用这种号嘴练习时,由于其号嘴杯为一相对封闭的空间,练习者不能看见自己嘴唇的振动,从而不利于纠正错误的发音方法和嘴唇控制音准的力度。现有的可观测嘴唇振动的练习工具主要为练习号嘴环,其是由吹嘴环和位于吹嘴环一侧的手柄组成,这种结构的练习号嘴环,不仅存在练习时很难准确对嘴和保证嘴唇平均用力的问题,而且不能将其直接运用于铜管乐器上练习,所以练习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铜管乐器练习用号嘴,既可充分保证练习时可观测嘴唇振动及肌肉群的控制、有利于使用者发现并纠正错误的发音方法及调整嘴唇控制音准的力度,同时可直接用于铜管乐器上练习、保证使用者能较逼真地感受实际吹奏时嘴唇所感受到的压力对嘴唇振动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所述铜管乐器练习用号嘴,包括号嘴头、其特征在于连接于该号嘴头尾端的可插入铜管乐器号体内的号嘴柄,其中所述号嘴头包括号嘴环、连接于该号嘴环上的可观测练习时嘴唇振动的透空号嘴杯,该透空号嘴杯的尾部与号嘴柄相连接,所述号嘴环、透空号嘴杯与号嘴柄连接为一体。
其中,上述号嘴头和号嘴柄既可以是一体成型为不可拆装的整体结构;也可以是号嘴头与号嘴柄之间为可拆装的分体结构,此时所述号嘴头底部与号嘴柄顶部对应设有相配合的内螺纹和外螺纹,所述号嘴柄与号嘴头之间通过其对应的内螺纹和外螺纹的旋装可拆装地连接为一体。上述号嘴环与号嘴杯既可以是一体成型为不可拆装的整体结构;也可以是号嘴环可拆装地装置于透空号嘴杯的外端,此时所述透空号嘴杯顶端周边和上述号嘴环的底部相应地设有螺孔,上述号嘴环与上述号嘴杯通过穿过其螺孔中的连接螺丝紧固连接。从而进一步保证本实用新型可方便地更换不同型号尺寸的号嘴柄和号嘴环。此时,上述透空号嘴杯为“∪”形,且所述“∪”型透空号嘴杯的“∪”型双臂设置为直角、弧形和漏斗型或其他不规则形状。上述号嘴柄为具有内堂的锥形空心管或实心的锥柱体,且所述号嘴柄的外轮廓的锥度为与各种铜管乐器号嘴锥度相一致的莫氏锥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特殊结构的透空号嘴杯结构,从而在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练习时,可直接观测到嘴唇震动和唇部肌肉群的控制情况,这样练习者和教学者可及时发现并纠正错误的嘴唇肌肉用力方式,调整嘴唇用力对音量、音准、音色等的控制力度。同时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与常规标准号嘴相同尺寸的号嘴环和可插入号体内的锥形号嘴柄,所以,除了单独使用外,本实用新型还可直接在铜管乐器上进行练习,更能使使用者较逼真地感受实际吹奏时嘴唇的振动和在实际演奏中乐器施加在嘴唇上的压力对嘴唇振动的影响,这样也就能够更好的帮助吹奏者观察和体会实际吹奏时嘴唇的振动和肌肉控制情况,及早发现并纠正唇部用力技巧上的问题。而且,采用了“∪”型透空号嘴杯的结构,使本实用新型在插入铜管乐器中进行练习时,吹奏者口中吐出的气体并不会进入乐器的发声管道形成一个连续的压力腔体,而是从透空号嘴杯的两侧直接排出,这样使用者就需要用更多的气量去使嘴唇震动发音,从而使使用者肺部、腹部肌肉控制力得到强化锻炼,达到增加呼、吸气量的目的,通过这种强化锻炼,使用者就能更轻松的掌握气息的运用,更自如地控制需气量相对少很多的普通号嘴。从而,保证本实用新型所述练习用号嘴既有效结合了现有常规号嘴和练习号嘴环的优点,又规避了二者缺点。且本实用新型的练习用号嘴可广泛地应用于小号、圆号、长号、大号、中音号、次中音号等各种铜管乐器上。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华穗,未经黄华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89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