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智能空氧混合仪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79099.1 | 申请日: | 200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251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贞志;梁平 |
主分类号: | A61M16/12 | 分类号: | A61M16/12;A61M16/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彦孚 |
地址: | 518133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用 智能 混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智能空氧混合仪。
背景技术
现有医用智能空氧混合仪价格比较高,组成智能空氧混合仪的每个设备是独立的,只能在一些较大型的医院或重要的新生儿监护部门使用,现有技术没有氧含量传感检测装置。故现有技术成本高,使用不方便、不能普及化、无氧含量传感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低,能够普及化、使用方便、具有氧含量传感检测的医用智能空氧混合仪。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医用智能空氧混合仪,包括医用供氧系统、医用供气系统、空氧混合控制器、氧含量传感检测装置、流量计、专用湿化瓶、湿化瓶加热器、控制电路,一种医用智能空氧混合仪还包括气管恒温装置,所述医用供氧系统与所述空氧混合控制器氧气入口端连接,所述医用供气系统与所述空氧混合控制器空气入口端连接,所述空氧混合控制器出气端与所述氧含量传感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氧含量传感检测装置与所述流量计进气端连接,所述流量计出气端与所述专用湿化瓶进气端连接,所述专用湿化瓶出气端与所述气管恒温装置进气端连接,所述气管恒温装置出气端与患者连接,所述湿化瓶加热器设置在所述湿化瓶内。
所述气管恒温装置包括患者气管加热电源插口、专用湿化瓶温度传感器、外部患者气管、内部患者气管加热器、患者温度传感器,所述内部患者气管加热器、与所述患者气管加热电源插口电连接,所述外部患者气管套接于所述内部患者气管加热器外,所述外部患者气管与所述内部患者气管加热器置于所述患者气管加热电源插口与患者呼气端之间,所述专用湿化瓶温度传感器置于所述专用湿化瓶出气端与所述外部患者气管之间,所述患者温度传感器置于所述外部患者气管与患者呼气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另一种方案是一种医用智能空氧混合仪的,包括医用供氧系统、医用供气系统、空氧混合控制器、氧含量传感检测装置、流量计、专用湿化瓶、湿化瓶加热器、控制电路,一种医用智能空氧混合仪还包括气管恒温装置,所述医用供氧系统与所述空氧混合控制器氧气入口端连接,所述医用供气系统与所述空氧混合控制器空气入口端连接,所述空氧混合控制器出气端与所述流量计进气端连接,所述流量计出气端与所述氧含量传感检测装置连接,所述氧含量传感检测装置与所述专用湿化瓶进气端连接,所述专用湿化瓶出气端与所述气管恒温装置进气端连接,所述气管恒温装置出气端与患者连接,所述湿化瓶加热器与所述湿化瓶并行连接。
所述气管恒温装置包括患者气管加热电源插口、专用湿化瓶温度传感器、外部患者气管、内部患者气管加热器、患者温度传感器,所述内部患者气管加热器、与所述患者气管加热电源插口电连接,所述外部患者气管套接于所述内部患者气管加热器外,所述外部患者气管与所述内部患者气管加热器置于所述患者气管加热电源插口与患者呼气端之间,所述专用湿化瓶温度传感器置于所述专用湿化瓶出气端与所述外部患者气管之间,所述患者温度传感器置于所述外部患者气管与患者呼气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氧含量传感检测装置,所述氧含量传感检测装置可设置在空氧混合控制器与流量计之间,又可设置在所述流量计与专用湿化瓶之间,所以起到了氧含量自动检测功能与保护作用,由于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气管恒温装置,所述气管恒温装置包括患者气管加热电源插口、专用湿化瓶温度传感器、外部患者气管、内部患者气管加热器、患者温度传感器,所述内部患者气管加热器、与所述患者气管加热电源插口电连接,所述外部患者气管套接于所述内部患者气管加热器外,所述外部患者气管与所述内部患者气管加热器置于所述患者气管加热电源插口与患者呼气端之间,所述专用湿化瓶温度传感器置于所述专用湿化瓶出气端与所述外部患者气管之间,所述患者温度传感器置于所述外部患者气管与患者呼气端之间,所以可对混合气体进行恒温处理,并且成本低,能够普及化、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医用智能空氧混合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医用智能空氧混合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贞志;梁平,未经叶贞志;梁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790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通信装置和自组织路由信息取得方法
- 下一篇:卡片接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