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富油海藻环膜辊压致密成型及微波真空脱水多功能一体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1695.3 | 申请日: | 2007-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51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朱明道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明道 |
主分类号: | B30B11/20 | 分类号: | B30B11/20;B30B1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3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藻 环膜辊压 致密 成型 微波 真空 脱水 多功能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将富油海藻压缩为致密成型燃料的装置,同时可进行真空脱水的多功能一体机。
背景技术
海洋藻类单细胞生物,经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生物质能,富油海藻开发成功并实现产业化,规模可达数千万吨级能源,而转基因油料种子中,单一脂肪酸成份可达90%,因而,在自然生成或转基因生成的富油海藻并用于生产“压缩成型燃料”的工艺流程被提上日程。但是,富油海藻质地疏松细碎,能量密度和强度较小,含水量又比较高,该物料的特点需要压缩致密成型,并需要同步的微波真空脱水,以改进富油海藻致密成型燃料的燃烧性能,提高其热效率。但是,目前尚无此类设备。现有的一些通用型设备针对性不强,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促使富油海藻的利用率提高的富油海藻环膜辊压致密成型及微波真空脱水多功能一体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富油海藻环膜辊压致密成型及微波真空脱水多功能一体机,包括外壳、上部的微波真空脱水装置和中部的料仓,在上部和中部的通道内装有推送器;料仓内装有环膜辊压致密成型装置,在料仓的底部、环膜辊压致密成型装置的下方设有推送器,料仓底部连接出口;在料仓的入口下方设有进料刮板。
所述的微波真空脱水装置,包括圆筒型真空室和微波发生器,微波发生器通过波导连接至圆筒型真空室,沿圆筒型真空室内、环绕有旋转式物料传送履带;在圆筒型真空室中轴的上、下两端对称设有进气管和排气管,圆筒型真空室的上部设有一进料口,圆筒型真空室的下部对称设有两出料口。
所述的环膜辊压致密成型装置,包括外层的环膜,环膜的下方设有颗粒成型孔和切刀。
本实用新型针对富油海藻质地疏松细碎、能量密度和强度较小,而含水量又较高的物料特点,通过“集群式”压缩致密成型,并同步进行微波真空脱水,可改进富油海藻致密成型燃料的燃烧性能,促使富油海藻燃烧利用率(热效率)提高百分之十以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微波真空脱水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环膜辊压致密成型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环膜,2、环膜轴,3、压辊,4、压辊轴,5、料仓,6、颗粒成型孔,7、切刀,8、成型颗粒,9、外壳,10、进料刮板,11、出口,12、推送器,13、微波发生器,14、波导,15、圆筒型真空室,16、进气管,17、排气管,18、旋转式物料传送履带,19、进料口,20、出料口,21、微波真空脱水装置,22、环膜辊压致密成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富油海藻环膜辊压致密成型及微波真空脱水多功能一体机,包括外壳9、上部设微波真空脱水装置21,中部为料仓5,上部和中部连接有通道,通道内装推送器12。料仓5内装环膜辊压致密成型装置22;料仓5入口下方设进料刮板10;料仓5底部、环膜辊压致密成型装置22下方设推送器12,将物料推至出口11。
参见图2,微波真空脱水装置21使本装置可进行同步富油海藻的微波真空脱水,它包括圆筒型真空室15和微波发生器13,微波发生器13通过波导14连至圆筒型真空室15上,沿圆筒型真空室15内圈环绕旋转式物料传送履带18;在圆筒型真空室15中轴的上、下两端对称设有进气管16和排气管17,圆筒型真空室15的上部设有一进料口19,圆筒型真空室15的下部对称设有两出料口20。
参见图3,所述的环膜辊压致密成型装置22,包括外层的多孔环膜1,环膜1的下方设有颗粒成型孔6和切刀7。环膜1的中心为环膜轴2,沿环膜1内层分布有压辊3,压辊3的中心为压辊轴4。所述压辊3之压辊轴4的轴线,与所述“多孔”环膜1之环膜轴2的轴线两者相互平行。从顶视图角度看,相互平行的两轴线2与轴线4,均垂直于附图图纸的平面,压辊3与“多孔”环膜2相向旋转挤压物料。围绕压辊与环膜的空间设为料仓5。压缩富油海藻为致密成型燃料的多功能一体机装置的外壁上,位于“多孔”环膜1的下方,设有颗粒成型孔6和切刀7。整个装置的外部装有外壳9,外壳右下方设出口11、进料刮板10和推送器12。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和提高之处在于:
1)现有装置的环膜与辊压是一对一辊压致密成型,而“集群式”环膜与辊压是一对五(1个大环膜对5个辊压),因而,提高了辊压效率,节省了环膜驱动能源,属“节能型”辊压成型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明道,未经朱明道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16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印刷装置
- 下一篇:高频信号插值方法以及高频信号插值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