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充电低压保护电路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2121.8 | 申请日: | 2007-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63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3/24 | 分类号: | H02H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尚志峰;吴孟秋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 低压 保护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充电低压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许多电子装置达到了便携程度,如无线手持机、数码相机、MP3等,都已为广大用户使用。便携除了重量、体积要求小之外,一个首要条件是以电池供电。要维持电子装置的持续工作,一定要在电池电量耗尽时对电池充电。充电器可将交流电源转换为直流的充电电源,而直流充电电源就可经手机、相机等电子装置而传输至电子装置内部的电池,对电池进行充电。
但是,在对电子装置的电池充电的过程中,由于市电不稳定、充电器件损坏失效和其它原因而使充电器输出充电电压过低,过低的充电电压极易对电子装置的内部电路造成损毁。举例来说,过低的充电电压会使无线手持机的电源管理芯片造成损毁,导致无线手持机不能使用。
在现有技术中,在电子装置和手持机内,以一个规定限值的低压保护电路保护电子装置和手持机。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缺点,主要缺点是:规定限值的低压保护电路在充电电压达到限值临界点时,会造成保护动作频繁,产生脉冲电压,损坏电子装置内部电路。
因此,需要一种充电低压保护电路,用于避免在充电电压达到限值临界点时造成保护动作频繁,更安全地保护电子装置的内部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阈值变化的充电低压保护电路,以便在硬件层实现一种快速反应、敏感度高的充电保护机制,在充电期间完善维护各种电子装置(特别是无线手持机)的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充电低压保护电路,包括:分压器,其输入端连接至电源电压,用于接收输入电压,其输出端连接至电压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用于按照分压比向电压比较器提供电压;阈值可变器,其输出端连接至电压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于向电压比较器提供阈值电压;电压比较器,其输出端连接至反相器的输入端,用于对从分压器输入的电压和从阈值可变器输入的阈值电压进行比较,电压比较器用以在分压器输入的电压小于从阈值可变器输入的阈值电压时,输出第一信号;反相器,其与电子开关的控制端相连,其输出端连接至阈值可变器的第一输入端,用于对从电压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的第一信号进行反相以输出第二信号,从而使电子开关断开;以及电子开关,其输入端连接至电源电压,其输出端连接至待充电装置,用于根据第二信号来切断与待充电装置的连接。
在该充电低压保护电路中,还可以包括:电流源,其输入端连接至电源电压,以及输出端连接至阈值可变器的第二输入端,用于保证阈值可变器在电压波动时输出的阈值电压稳定;以及基准电压源,其输出端连接至阈值可变器的第三输入端,用于向阈值可变器提供恒定的基准电压。
在该充电低压保护电路中,阈值可变器提供的阈值电压为低压限值电压或恢复工作限值电压,该恢复工作限值电压即为基准电压。
在该充电低压保护电路中,电压比较器的第一输入端为负端,电压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为正端。
其中,在该充电低压保护电路中,电压比较器用以在分压器输入的电压大于从阈值可变器输入的阈值电压时,输出第二信号。第一信号为高电平,第二信号为低电平。
此外,在该充电低压保护电路中,分压器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串联连接的电阻。
此外,在该充电低压保护电路中,阈值可变器包括:第一PMOS管,其源极连接至电流源的输出端,栅极连接至基准电压源,以及漏极连接至第一NMOS管的漏极;第一NMOS管,其漏极连接至第一PMOS管的漏极,源极接地,以及第一NMOS管的栅极与漏极相连;第二NMOS管,其栅极连接至第一NMOS管的栅极,以及源极接地;第三NMOS管,其源极连接至第二NMOS管的漏极,栅极连接至反相器的输出端;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串联,并且其另一端连接至基准电压源;以及第二电阻,与第一电阻串联,以及其另一端接至第三NMOS管的漏极,其中,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相连的一端连接至电压比较器的第二输入端。
此外,在该充电低压保护电路中,反相器包括:第二PMOS管,其源极连接至电源电压;以及第四NMOS管,其漏极连接至第二PMOS管的漏极和第三NMOS管的栅极,栅极连接至第二PMOS管的栅极,以及源极接地。
另外,在该充电低压保护电路中,电子开关包括第五NMOS管,其漏极连接至电源电压,栅极连接至第四NMOS管的漏极,以及源极连接至待充电装置。可选地,电子开关包括第三PMOS管,其源极连接至电源电压,栅极连接至第四NMOS管的栅极,以及漏极连接至待充电装置。
此外,手持终端可以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充电低压保护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21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