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辆发动机热能发电回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2172.0 | 申请日: | 2007-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715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志辉 |
主分类号: | F22D1/42 | 分类号: | F22D1/42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永生 |
地址: | 83006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辆 发动机 热能 发电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用于对机动车辆发动机散热及排气热量收集,并进行发电的装置,尤其是机动车辆发动机热能发电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作为今后技术进步的重要努力方向。目前公知技术中,机动车辆发动机工作时,持续产生大量热能,除维持正常工作状态外,大部分热量经发动机冷却系统降温,经水箱和散热器散热,另外,部分发动机气缸工作燃烧尾气,经排气管排出也携带大量热能,这些热量均由燃油燃烧转化而来,热量的非做工损失,不但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污染空气,同时也是对宝贵的能源燃料的巨大浪费。因而,机动车发动机工作余热回收利用,是一项重要的节能措施。
现有技术已注意到部分相关内容,如中国专利ZL01228868.3汽车发动机排气热能利用装置,涉及对燃烧发动机排放出气体的热能进行转换收集利用技术。但是,从已公开技术中未见对机动车发动机降温置换出的热量进行回收的技术方案。
技术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以对机动车辆发动机散热及排气热量收集,并进行发电的装置,即机动车辆发动机热能发电回收装置。
实现本实用新型发明目的的措施在于:发动机冷却系统连接管和经安装于排气管上的集热管连接出的热水管共同接入网箱,蒸汽管由网箱内连通入汽轮发电机,供水管由水箱连通集热管供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对机动车辆发动机散热及排气热量进行有效收集,并及时发电回收,可以取代冷却水箱和散热器,结构紧凑,实用性强,节能和环保效果显著,便于实施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水箱1、冷凝回水管2、补水管3、网箱4、热管5、汽轮发电机6、蒸汽管7、输电线路8、供水管9,排水口10、供水阀11、排气管12、集热管13、稳流孔板14、热水管15、发动机冷却系统连接管1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发动机冷却系统连接管16和经安装于排气管12上的集热管13连接出的热水管15共同接入网箱4,蒸汽管7由网箱4内连通入汽轮发电机6,供水管9由水箱1连通集热管13供水。
水箱1位置高于网箱4和排气管12。供水管9上固定供水阀11。集热管13盘绕于排气管12内。集热管13低位连接排水口10。补水管3由水箱1连出进入网箱4。冷凝回水管2由汽轮发电机6连出进入水箱1。汽轮发电机6连接输电线路8。
网箱4内固定热管5,热管5通过热水管15与集热管13连通,热管5密布在网箱4内,网箱4内上部热管5密度大于下部。网箱4外壁具有保温性能。排气管12内固定稳流孔板14。稳流孔板14用于降低尾气流速和噪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使用时,冷水由水箱1流出,经供水管9进入集热管13,对排气管12内高热的排出尾气热量进行换热回收,集热管13内水温迅速升高,并经热水管15连入网箱4;发动机冷却系统连接管16从工作中的发动机上将余热输送到网箱4内,对网箱4内或热管5内的高温热水进一步加热至沸腾蒸发为蒸汽,热蒸气经蒸汽管7由网箱4输送至汽轮发电机6工作发电,汽轮发电机6工作发电经输电线路8输送去机动车辆仪表等使用,或对电瓶充电;经汽轮发电机6做工,换热降温后的冷凝水,经冷凝回水管2流回水箱1。
本实施例对机动车辆发动机散热及排气热量进行有效收集,并及时发电回收,可以取代冷却水箱和散热器,结构紧凑,实用性强,节能和环保效果显著,便于实施推广。
实施例2:实施例1中,与水箱1连接的供水管9连接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志辉,未经李志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21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卡_一种PVDC型卡纸
- 下一篇:太阳能充电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