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调整机构的入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2344.4 | 申请日: | 200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505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06 |
发明(设计)人: | 黄仁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10 | 分类号: | B23Q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开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费开逵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整 机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入料装置,尤指一种可确保棒料在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翻转情形的具调整机构的入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圆柱形棒料,是可借各种后续加工来制成不同的机具,如钻头等。
惟,棒料的截面真圆程度或是否有歪斜情形,将影响到后续加工的顺利与否以及最后完成品的质量。因此,棒料在进行加工前皆须先通过检测装置来检测,以查知各棒料的优劣,以及预先剔除不符标准的棒料,以提高最后的良率。
前述检测装置通常是通过一入料装置来进行棒料的自动入料,大致上,该入料装置包括有一料斗及一推动座,其中,料斗的一端形成有出料口,且料斗内底部固设有一底板;推动座是设置于料斗中底板的最低端处,其顶端形成有一斜承面,且可受控制上下往复运动。
如上述的结构,棒料可置于料斗之中沿底板滚动,逐步到达斜承面上,借推动座的往复运动而改变高度,以滚入该检测装置的入口中达成入料。
然而,随着棒料数量的减少,料斗中的部分棒料,尤其位于上层部分的棒料,其间产生的间隙也越来越大;此加上推动座在其往复运动过程中,难免致使棒料前后跳动,如此一来,则棒料会在移动的过程中逐渐歪斜而产生翻转,导致该部份棒料摆设方向错误,在进入检测装置之后,无法顺利的进行检测,而需要人工来加以调整或排除,此影响了入料及检测的整体顺畅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具调整机构的入料装置,其可避免棒料产生翻转而导致摆设方向错误,从而维持入料检测的顺畅。
为达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具调整机构的入料装置是包括有一料斗及一推动座,其中,料斗内底部设有一底板;推动座是设置于料斗中底板的最低端处,其顶端形成有一斜承面,且可受控制上下往复运动来进行入料。
其中,该底板底部进一步设置有导螺杆及滑杆,而可与传动装置相配合控制而进行上升或下降,从而调整料斗中的容量空间大小;且该料斗之中进一步枢设有一枢摆板,其可插置于料斗中棒料的上层;
此外,该料斗之中可进一步装设有一传感器,该传感器可感测棒料的水平高度,若棒料的水平高度减少,则驱动传动装置,使底板上升而令棒料回复原水平高度,以维持该枢摆板插置于棒料之中。
如上述的结构,棒料可置于料斗之中沿底板滚动,逐步到达斜承面上,借推动座的往复运动而改变高度,以滚入该检测装置的入口中达成入料。其中,该枢摆板可插置于棒料中,随棒料抵迫而于一角度内摆动,一方面阻绝因推动座往复运动而产生的前后波动,且维持棒料间的间隙不致过大,进而确保棒料在上升或下降的过程中不会产生翻转情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作动状态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作动状态另一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配合参看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调整机构的入料装置是包括有一料斗、一导引座、一推动座及一枢摆板,其中:
该料斗内设置有一底板,其相对于料斗呈倾斜,且一端形成有坡面,于料斗与底板之间形成有一可容纳棒料的容置空间;另,该底板底部间隔设置有二平行滑杆及一导螺杆,其中该滑杆可确保该底板沿垂直方向上升或下降;该导螺杆可控制底板上升或下降,从而调整料斗中的容量空间大小;
该导引座是位于料斗的一侧,其侧壁与底板的坡面之间形成有一缺口;且该导引座的顶端相对料斗侧形成有呈斜向的导孔;
该推动座是位于前述导引座与底板之间的缺口中,其可借一底部推动装置(例如:油压缸、气压缸)的作动而于缺口中垂直进行往复升降运动;该推动座的顶端形成有一斜承面,该斜承面可供一根棒料承置于其上,且可于该推动座上升至顶点时与导孔相接形成一连续且同方向的斜面;
该枢摆板是枢设于该料斗中,位于相对于底板的坡面处,且具有一朝下的拨料端;且该料斗内壁面上相对枢摆板两侧处,分别突出形成有限位块,借该二限位块可限制该枢摆板摆动的角度;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具调整机构的入料装置进一步包括有一传感器与一带动装置,其中:
该传感器是装设于该料斗内壁面上一预定水平高度处,其可感测棒料的水平高度,若棒料的水平高度减少,则驱动传动装置,使底板上升而令棒料回复原水平高度,以维持该枢摆板插置于棒料之中;
该带动装置是设置于该导引座上方且相对于导孔处,其具有一驱动齿轮、一链条与复数推片;该驱动齿轮是与一马达的中心轴相互连接;该链条是环绕啮合于驱动齿轮上;该推片是间隔设置于链条,并向外突伸且其自由端相对于导引座的导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234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