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向折流填料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2370.7 | 申请日: | 2007-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51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峰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3000河南省南阳市文***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向 填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工艺的填料,属于一种能够满足在复杂水流情况下污水处理的多向折流填料。
技术背景: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污水处理工艺,特别适用于在平流模式下的污水处理的填料应用。污水处理方法一般分为活性污泥法和生物膜法,生物膜法是通过在污水处理工艺中增加填料的形式,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从而实现污水处理。以厌氧处理为例,厌氧处理的工艺基本侧重于上下水流的工艺处理,所以,设计的填料也都是为了满足在上下垂直方向工艺条件下的工作,由于缺少水平流向的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所以缺少在平流模式下的填料。现在常用的填料,如各种卵石填料或其他材质的颗粒状无机填料,有板式填料,蜂窝式填料,悬浮的填料,悬挂式填料等等,但都有一定的适用性,这些填料应用于横流状态或复杂状态的污水处理,并不理想。随着污水处理工艺模式的多样性开发,新工艺对复杂流态下的水处理填料的需求应运而生,为了能够适应新型污水处理工艺的需要,需要开发一种能够满足复杂水流特点的污水处理填料。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不同方向的水流通道,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对有机物进行充分截留,耐用高强,适用于复杂水流条件下应用的填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采用PVC材料机械成型加工生产成单片的填料板,多片填料板之间通过凸起的折流带相互黏结,形成填料单元,填料单元立体放置,水流可以从上下前后不同方向流通。填料板上分布大量的折流板都呈45°和135°的方向分布,每一条45°折流带与相邻的135°折流带相互之间呈“T”字形分布特点,45°与135°折流带之间相互保留距离作为水流通道,连续的交错有间隙的“T”形构造形成了多向的水流通道。为了增加比表面积和附着粗糙度,在填料板的表面可以根据需要压制不同的凹凸纹路,或者在填料板的表面,用模具成型或喷涂的形式形成磨砂的粗糙效果;填料板上的折流带可以采用与填料板一体式的凸形槽折流板,凸形槽用模具成型,专用机械生产的方法形成,当凸形槽的上部顶面与另一块填料板黏结时,就形成了填料体;折流带也可以采取与填料板是分体的实施形式,分体的折流带通过两端的黏结面,在相应的位置分别与相邻的两块填料板黏结相连,分体的折流带采取塑料机械注塑成型的方法加工,可以根据比表面积的需要采用工字形的单片折流板,也可以是多片平行的折流板组。由填料板形成的填料单元立体安置,形成上下前后的多向水流通道模式。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水处理填料,适用于不同水流方向的污水处理工艺。该填料在工作机理上,依据污水处理对填料的基本功能要求设计,在厌氧处理工艺中,满足实现一个良好的厌氧处理工艺的基本条件是,1、要有足够多的生物量,或者说具有大量的比表面积;2、具有良好的有机物截留条件,有机物消化的传质作用充分。多向折流填料就是针对这些要求设计的。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填料的表面形成大量生物膜,污水在水平方向流经填料时,污水首先沿45°的折流带方向推流,并与过程中的折流板和填料板表面的生物膜充分接触消化,向前推流的过程中受到前面的135°折流带的影响,水流方向发生折转,开始沿135°推流运行,“T”形构造的折流带对污水产生了充分的接触、碰撞、有机物截留和传质作用,水流在填料体内反复进行着折流运行,形成充分的接触消化条件。由于设置了交错的折流带,填料的比表面积得到提高。在平流的污水处理过程中,同时也会因为消化作用产生气体、悬浮物和沉淀物,多向折流的设计同样也提供了向上的悬浮通道和向下的沉淀通道,避免内部堵塞。另外在完全浸没的条件下,在水压的作用下,水流除了水平方向的移动外,在垂直方向也会存在污水的流动,在这种情况下,“T”型结构可以显示与水平方向相同的污水折流消化的条件,形成适用不同方向的污水消化条件。折流带的长度和疏密程度可根据污水浓度和工作需要具体设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反映在通过以上的技术措施可以使平流状态下的污水处理采用生物膜法,特别平流的厌氧处理工艺获得了符合工艺要求的填料条件,解决了无动力的平流条件下,生物膜法厌氧污水处理中不同方向推流接触消化的问题,使填料获得更大的比表面积和有机物截留消化条件。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一中的填料板平面图。
图2是图1中折流带立面图。
图3是图2的I-I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二中的填料板平面图。
图5是图4中折流带立面图。
图6是图5的II-II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峰,未经赵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237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