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热炉烟罩门墙节能环保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2811.3 | 申请日: | 200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205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士杰;黄善庆;傅宝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士杰 |
主分类号: | F27D1/00 | 分类号: | F27D1/00;F27D1/18;F27D1/10 |
代理公司: | 宁夏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古玲玉 |
地址: | 753400宁夏回族自治区平***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热炉烟罩 门墙 节能 环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炼铁合金的矿热炉烟罩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矿热炉烟罩门墙节能环保装置。
背景技术
矿热炉是用碳作还原剂冶炼铁合金的矿石还原炉,用矿热炉冶炼合金的基本过程是,将混合好的炉料从炉口装入炉内,将电极埋在炉料中,依靠电弧和电流通过炉料而产生的电阻热进行加热和熔化。熔化的金属和炉渣集聚在炉底通过出铁口定时出铁放渣,生产过程是连续的。
用碳作还原剂冶炼铁合金的反应是一强吸热过程。因此,铁合金的冶炼是电能消耗的特大用户,强大的电弧使炉内坩埚的温度达到1700℃,料面温度约1000℃。炉门一般采用单层钢板,以前有使用水冷炉门,但都因容易变形、炉门温度高开关困难、影响操作等原因,致使现在大多数矿热炉在正常冶炼时炉门大开,浓烟外溢、热辐射强大,污染环境又增加工人的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提升、开关灵活、受热不变形、蓄热、保温的矿热炉烟罩门墙节能环保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一种矿热炉烟罩门墙节能环保装置,包括烟罩大盖和烟罩墙,其特征是:在该烟罩墙上装配有特殊钢铸造一次成型耐高温不变形的大炉门和小炉门,且该烟罩墙内砌筑有双层炉墙;
所述大炉门由炉门框、铲托、观察门及轴组装而成;
在所述大炉门的炉门框上设有上下滑动的轨道、带动轨道的动滑轮及提升其运动的电动卷扬机;
所述大炉门、小炉门的内护衬采用耐火材料;
在所述烟罩墙上配合安装大炉门有三个为弧形、所述小炉门为弧形,安装有四个。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效果:
1)安装方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安装配合有大炉门、小炉门安装在矮烟罩的墙上,大炉门框采用铸造工艺一次成型;炉门、炉门框受热不变形;炉门内护衬采用耐火材料保护炉门金属部分,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大炉门中设有观察孔,方便向炉膛内投放原料和捣炉操作,大门框设计有上下滑动的轨道,大门框、大炉门设计为弧形,便于安装和炉体的整体效果。
2)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炉门提升系统为电动提升并设计有防误操作的保险机构,防止操作炉门时发生意外。
3)有利于炉体的热交换:烟罩墙大小炉门安装处采用外弧形圆角,便于生产和利用辐射热预热从炉门进入炉膛的冷空气,使炉膛内形成负压,防止浓烟外溢。每台炉安装有大炉门三个,小炉门四个。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经过试用,矿热炉烟罩门墙节能环保系统可以大幅度减少热量损失不但可以增加炉温、缩短冶炼时间、降低电能消耗;还可以节能减排,改善工人劳动环境,基本达到无烟无尘车间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矿热炉烟罩门墙节能环保装置,包括烟罩大盖9和烟罩墙10,如图1所示,在该烟罩墙10上装配有特殊钢铸造一次成型耐高温不变形的大炉门1和小炉门3,且该烟罩墙10内砌筑有双层炉墙,大炉门1由炉门框2、铲托4、观察门及轴5组装而成,在大炉门1的炉门框2上设有上下滑动的轨道、带动轨道的动滑轮6及提升其运动的电动卷扬机7,大炉门1、小炉门3的内护衬采用耐火材料。
在烟罩墙10上配合安装大炉门1有三个为弧形、小炉门3为弧形,安装有四个。
大炉门1、大炉门框2采用特殊钢铸造,一次成型,这样炉门、炉门框受热不变形;大炉门1、小炉门3的内护衬采用耐火材料,从而可以保护炉门金属部分,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大炉门1中设有观察孔,方便向炉膛内投放原料,大门框2设计有上下滑动的轨道,大炉门提起时,可进行捣炉操作。大门框、大炉门设计为弧形,便于安装并不影响炉体的整体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是:
小炉门3安装在特殊工艺砌筑的双层的矮烟罩的墙上,大炉门1中设有观察孔,方便向炉膛内投放原料,需要捣炉时按动按钮提起大炉门1,进行捣炉操作,完成后按动按钮放下大炉门1,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精巧灵活,耐用不变形,节能环保效果显著,成本低,易于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士杰,未经刘士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2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