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性变量筘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2814.7 | 申请日: | 2007-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608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熊一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一平 |
主分类号: | D03J3/02 | 分类号: | D03J3/02;D03D49/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80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 变量 | ||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织布机打纬机构中的钢筘的改进,特别是一种弹性变量筘。
技术背景:现有织布机的打纬机构中的钢筘,其结构为单层,固定在织机的筘座上。它在使用中有以下不足:当所生产的织物的经纱达到一定密度后,钢筘筘齿片的数量增多,筘齿片间的间隔变小,钢筘在打纬的往复摆动中,筘齿片与经纱不断地摩擦极易使经纱起毛、起球直至断头,这种摩擦现象随经纱密度增加而加剧,它严重影响着织布效率和布质量的提高。现行解决的主要办法是以提高浆纱的质量来减轻经纱起毛、起球直至断头现象。但提高浆纱质量仅能在一定程度减轻前述现象,另外,因提高浆纱质量则要提高浆纱成本,因此,该种解决方案仍不理想。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织布机中钢筘在使用中所存在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在打纬过程中,筘齿片与经纱摩擦少,不易使经纱产生起毛、起球直至断头现象的弹性变量筘。
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种弹性变量筘,其特征在于,它由主钢筘和付钢筘构成,付钢筘下梁与主钢筘下梁一道固定在筘座上,付钢筘上梁位于由主钢筘上梁及挡片构成的空腔内,可上下移动,付钢筘的筘齿为钢丝,主、付钢筘的两个平面相对,付钢筘的钢丝在变形下可嵌入主钢筘的筘齿片中,付钢筘上梁上设有使其复位的装置。
使付钢筘上梁复位的装置是指,在付钢筘上梁与挡片之间设有弹簧。
使付钢筘上梁复位的装置是指,在付钢筘上梁与挡片之间设有弹片。
主钢筘上梁与挡片之间设有可调整付钢筘上梁与挡片之间间隙的钢片。
主钢筘上梁与挡片之间设有可调整付钢筘上梁与挡片之间间隙的螺旋调整杆。
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在于:筘齿片及钢丝与经纱摩擦少,不易使经纱产生起毛、起球直至断头现象,这主要在于钢筘是由主、付两块钢筘构成,主、付钢筘筘齿片或筘齿钢丝的密度为现有钢筘筘齿片密度的一半,由于筘齿片或筘齿钢丝密度的减少,筘齿片或筘齿钢丝与经纱的摩擦就大为减低,主、付钢筘在来回打纬的运行中,有98%的过程是处于分离状态,在这些过程中筘齿片或筘齿钢丝与经纱的摩擦就远远低于现有钢筘筘齿片与经纱的摩擦,这使得织布效率和布的质量大为提高。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阐述: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正视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中A-A处剖示图(放大);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正视示意图;
附图4为附图3中B-B处剖示图(放大)。
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主钢筘和付钢筘构成,主钢筘由上梁7、下梁8及筘齿片4构成,付钢筘由下梁1、上梁2及钢丝筘齿3构成。下梁8及下梁1都固定在筘座上。上梁2位于主钢筘上梁7及挡片5构成的空腔内,它通过弹簧(也可为弹片)6与挡片5连接。在打纬力的作用下,钢丝筘齿3其中部会向主钢筘筘齿片4的方向弯曲并嵌入其内,上梁2受钢丝筘齿3弯曲的拉力会向下运动。当打纬完成,上梁2在弹簧6及钢丝筘齿3自身弹性的作用下复位,钢丝筘齿3也由弯曲恢复直线状态。为调整钢丝筘齿3的弯曲度,在主钢筘上梁7与挡片5之间设有可调整付钢筘上梁2与档片5之间间隙的垫片9,垫片9可一致数片不等,松开固定螺杆10可减少或增加垫片9。
实施例2:参见附图3、4,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主钢筘和付钢筘构成,主钢筘由上梁7、下梁8及筘齿片4构成,付钢筘由下梁1、上梁2及钢丝筘齿3构成。下梁8及下梁1都固定在筘座上。上梁2位于主钢筘上梁7及挡片5构成的空腔内,它通过弹簧(也可为弹片)6与挡片5连接。在打纬力的作用下,钢丝筘齿3其中部会向主钢筘筘齿片4的方向弯曲并嵌入其内,上梁2受钢丝筘齿3弯曲的拉力会向下运动。当打纬完成,上梁2在弹簧6及钢丝筘齿3自身弹性的作用下复位,钢丝筘齿3也由弯曲恢复直线状态。为调整钢丝筘齿3的弯曲度,在主钢筘上梁7与挡片5之间设有可调整付钢筘上梁2与档片5之间间隙的螺旋调整杆11,左右旋拧螺旋调整杆11,可调整付钢筘上梁2与档片5之间的间隙,也就达到调整钢丝筘齿3弯曲度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一平,未经熊一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28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三通球阀
- 下一篇:一种辊道自润滑防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