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接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2938.5 | 申请日: | 2007-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805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黄照贤;杨美卿;萧富仁;邱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24/02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周国城 |
地址: | 215321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与天线总成的电缆形成电性连接的转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导电垫圈的转接器。
背景技术
美国专利第7,195,520号揭示一种传统转接器,其包括中空管状壳体和端子。
中空管状壳体具有从其内外围往内延伸的凸缘,此凸缘包含面对壳体第一端的第一边、面对壳体第二端的第二边、位于壳体第一端与凸缘之间且从内外围往内延伸的环状突出部,及多个设于环状突出部的缺口。
端子具有插入壳体第一端的隔离构件,及安装于端子内的C形弹簧构件,其中C形弹簧构件包含C形本体及一对分别配置于本体两端的腿部。C形本体位于环状突出部与凸缘第一边之间,而两腿部则与缺口啮合。
然而,由于管状壳体是由金属制成,一旦壳体存在着隙缝,壳体与端子接合度可能不如理想,进而影响两者之间的导电性。
此外,当使用者接触金属管状壳体时,可能会引起静电荷的产生,进而影响由管状壳体往端子移动的馈入电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导电垫圈的转接器,通过此转接器的壳体与端子之间可形成良好且稳定的电性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管状绝缘外壳的转接器,通过此可避免转接器的壳体表面产生静电荷。
本实用新型一种转接器,其包括:
第一管状导电构件;
管状绝缘构件,安装于第一管状导电构件内;
接触针,安装于管状绝缘构件内;
第二管状导电构件,与第一管状导电构件接触且两者之间形成一环形间隙;
第一垫圈,配置于环形间隙处;
第二垫圈,配置于环形间隙处并与第一垫圈的外圆周接触;以及
管状外壳,覆盖第二管状导电构件和第一管状导电构件;
其中第一垫圈是由绝缘材料制成,而第二垫圈则是由导电材料制成。
所述的转接器,其中第一垫圈是由硅胶制成。
所述的转接器,其中第二垫圈是由导电布泡棉制成。
所述的转接器,其中管状外壳是由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的第二垫圈于第一管状导电构件和第二管状导电构件之间建立起导电路径,形成良好且稳定的电性接触,成功地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
又,由于管状外壳为塑料制成的组件,相较于金属可大幅减少静电荷的产生,避免干扰馈入电流,成功地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接器的局部侧视剖面图;以及
图2为显示图1中的转接器的侧视爆炸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转接器
2第一管状导电构件
21第一管状区段
21a缓冲部分
22第二管状区段
23第三管状区段
3管状绝缘构件
4接触针
5第二管状导电构件
6第一垫圈
7第二垫圈
8管状外壳
C环形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随附图式,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将清楚地呈现于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转接器1包括:第一管状导电构件2、管状绝缘构件3、接触针4、第二管状导电构件5、第一垫圈6、第二垫圈7,和管状外壳8,如图1和图2所示。
第一管状导电构件2又可称为端子,其包含第一管状区段21、由第一管状区段21的一端往外延伸的第二管状区段22,和由第一管状区段21的另一端往外延伸的第三管状区段23。参照图2,第二管状区段22的内径和第一管状区段21一部分的内径是一致的;而第三管状区段23的内径则较第二管状区段22的内径为小,并和第一管状区段21另一部分的内径是一致的。换言之,第一管状区段21的两部分之间形成缓冲部分21a。
管状绝缘构件3是橡胶制成的组件,其外径与第一管状区段21和第二管状区段22的内径吻合,故可插入第一管状区段21和第二管状区段22内;而其内径则与接触针4的最大外径吻合(详述如后)。当管状绝缘构件3被插入第一管状导电构件2时,将受到缓冲部分21a的阻挡而停止继续插入的动作。
接触针4是由导电金属制成且轮廓略似钢笔状的组件,其最大外径恰好与管状绝缘构件3内径吻合。
第二管状导电构件5的内径与第一管状导电构件2的第二管状区段22的外径吻合,故第二管状导电构件5可和第一管状导电构件2紧密接触且与第一管状导电构件2的第一管状区段21之间形成一环形间隙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连展科技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29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