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性模板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3022.1 | 申请日: | 2007-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14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24 |
发明(设计)人: | 刘进刚;张原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进刚;张原浩 |
主分类号: | E04G9/05 | 分类号: | E04G9/05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性 模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性模板,尤指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塑性模板。
背景技术
模板系用于土木工程中的灌浆程序,通过模板及固定架组成平整的墙面、梁柱或楼板面的模型后,由预拌混凝土机灌注水泥浆至模型中,待水泥浆固结成形墙面、梁柱或楼板面,再将模板拆除,然墙面施工时,模板固定于固定架,且相接的模板仍要相互组接形成一平整的平面,但模板间无相互定位的设计,使得设模施工需要较纯熟的技术且较为困难。
目前公知的模板为采用木材利用铁钉钉合,在拆模时,木制模板容易破损及变形,造成损耗而使成本增加,尤其经过多次使用后,其表面会残留有水泥而不平整,进而影响到下次使用的品质,使水泥成形的结构体的成形表面凹凸不平。
除此之外,架模过程中,模板与固定架间系利用固定件固定组设而形成模型,在拆模过程中,会将固定件拔除以拆除模板及固定架,木制模板四周在固定件重复穿设及拆除的过程中,容易使木板的纤维断裂,进而产生损坏并影响木制模板的强度,使木制模板不堪使用,更甚者会危害到工地安全。
木制模板不堪使用则丢弃更换新的木制模板,然报废的木制模板的处理方式为丢弃掩埋或焚毁,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外,木制模板无法多次重复使用即损坏丢弃,造成木制模板的用量较大,为制造木制模板而砍伐的林木也越多,造成环境的破坏、木材的浪费及成本的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塑性模板,希藉此设计,改善公知木制模板容易损坏而无法多次重复使用的缺点。
为达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塑性模板,包含有:
一本体,为内部中空且开口于两侧的板体;
二组接勾部,设于该本体的横向两相对边;以及
数钉孔,其为间隔设于该本体四周边的贯穿孔。
上述结构中,本实用新型塑性模板具有以下特点:
1.可重复使用及施工便利:本实用新型为由塑性材料制成,所以具有耐磨耗的特性,使得塑性模板在拆模过程中不容易损坏,且塑性模板设有钉孔供固定件穿设,所以在拆组过程中不会伤害到塑性模板本体,且可利用组接勾部相互勾组初定位,并形成一平整的平面,提高施工的效能及品质,故本实用新型塑性模板可重复使用,且可重复次数较公知木制模板多,可有效提高施工的品质及便利性。
2.节省成本:因本实用新型塑性模板较不易损坏及可以重复使用,且重复次数较公知木制模板高,所以塑性模板的使用寿命较公知木制模板长,故可以降低模板报废量,进而节省施工成本的支出。
3.减少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塑性模板的使用寿命较公知木制模板长,且实用性高,并可减少施工中木制模板的使用量,进而减缓所需林木的砍伐量,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塑性模板的第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塑性模板的第二种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塑性模板的第三种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组合后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塑性模板的墙面施工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塑性模板的楼板面施工的立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0本体 11肋条
12中空部 13凸部
14补强部 15补强槽
16贯孔 20组接勾部
30钉孔 40补强条
50螺杆 60螺帽
70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为本实用新型塑性模板的第一种较佳实施例,塑性模板为由塑性材料所制成的板体,其包含有一本体10、二组接勾部20及数钉孔30。
该本体10为一内部中空的板体,于其中空处间隔设有数条纵贯该本体的肋条11,并将中空处隔出数个中空部12与该些肋条11相间排列。
该二组接勾部20系设于该本体10的横向两相对边,其总高度不超过该本体10的总高度,该二组接勾部20的设置可以同向或异向。
该些钉孔30系间隔设于该本体10四周边的贯穿孔,提供固定件穿设以固定该塑性模板。
本实用新型塑性板模的组接方式为,数个塑性模板相互利用组接勾部20互相纵向组接,该些塑性模板组合后并形成一平整的平面,通过组接勾部20的相互组接提供塑性模板的初定位,以便于施工及提高施工的品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进刚;张原浩,未经刘进刚;张原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30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剑杆织机传剑箱
- 下一篇:单刃微调精镗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