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面交替除尘板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3151.0 | 申请日: | 2007-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24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立超 |
主分类号: | B43L21/00 | 分类号: | B43L21/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市禾工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玉祥 |
地址: | 83009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南昌路***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交替 除尘 | ||
1、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面交替除尘板擦,属于教学用具领域。
2、背景技术:现今有多种吸尘擦和黑板擦专利,其中多为电动、滚筒、带罩结构,如专利号为ZL200520047365.6的双滚筒式黑板擦,其虽擦拭平面效果较好,但由于滚筒转速有限,吸尘效果不理想,且其无法在位于黑板四角时滚动,清理效果差。而专利号为ZL200520124853.2的直流电动吸尘擦,其虽适合各种擦拭环境,但其结构相对复杂,制作成本较高,不能普遍应用。专利号为ZL91208331.X的密封胶罩式吸尘擦,它是依靠粉尘自身重力落入粉尘罩中,清理效果和粉尘吸收效果均不理想。还有一类是在黑板上下、左右安装相对的轨道,在轨道上装设擦体,此方式只适合快速、大面积擦黑板,如只需改动内部板书,就会连带将外部板书一起擦去,故此类方式不适合实际应用。普通黑板擦即不易清理,同时由于擦块面积有限,当擦拭大量板书后,擦块已经吸附满粉尘,故会使其他粉尘大量飘落,影响健康。
3、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可快速擦去粉尘,并保证只有少量粉尘飘落的双面交替除尘板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双面交替除尘板擦由擦体,装设在擦体内可上下移动的刮板以及装设在擦体前端面可左右翻转的双面旋转擦块为主要组成。擦体为前端面敞口的空腔体,其下端设置有栅格状出尘栅,擦体上端面最前端开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外小内大的卡槽,在擦体两侧开有滑槽,在两滑槽间插有刮板,刮板两端伸出擦体与拨块卡接,刮板前端面设有毛刷。在擦体上、下端面开有上下相对的轴孔,孔内旋有转轴,该转轴上设置有双面旋转擦块。
本双面交替除尘板擦结构简单,除尘效果好,通过擦块使粉尘吸附其上,再用刮板刮下,由出尘栅排出,当一面擦块吸附满粉尘后,可立即使用另一擦块,使得粉尘不会外溢,利用出尘栅在清理时保证粉尘有方向性下落,不会四处飞舞。
4、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双面交替除尘板擦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双面交替除尘板擦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刮板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双面旋转擦块结构示意图。
图例:1、转轴,2、擦体,3、上轴柄,4、擦块,5、拨块,6、滑槽,7、卡槽,8、轴孔,9、出尘栅,10、刮板,11、下轴柄,12、旋转板。
5、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4所示,双面交替除尘板擦由擦体2,装设在擦体2内可上下移动的刮板10以及装设在擦体2前端面可左右翻转的双面旋转擦块为主要组成。擦体2为前端面敞口的空腔体,其下端设置有栅格状出尘栅9,擦体2上端面最前端开有左右对称的两个外小内大的卡槽7,在擦体2两侧开有滑槽6,滑槽6两侧贴有软质胶条,在两滑槽6间插有刮板10,刮板10两端伸出擦体2与拨块5卡接,刮板10前端面设有毛刷。在擦体2上、下端面开有上下相对的轴孔8,孔内旋有转轴1,该转轴1上设置有双面旋转擦块。双面旋转擦块由三层组成,中间层为旋转板12,其中心设有轴,该轴即为转轴1,在旋转板12前后端面或卡或贴或以其他方式附有擦块4,旋转板12上端一侧和擦体2卡槽7对应处装设有下轴柄11,下轴柄11上活络套接有上轴柄3,上轴柄3直径大于卡槽7外口,下轴柄11直径小于卡槽7外口。上轴柄3可在下轴柄11上上、下活动,并在提起时下轴柄11出露部分大于卡槽7厚度。
使用时,待擦块4一面吸附满粉尘后,向上提起上轴柄3,并转动双面旋转擦块,使下轴柄11卡于另一卡槽7内,随后按下上轴柄3定位,即完成换面,便可继续使用。待擦拭完毕后,上下推动拨块5,使带有毛刷的刮板10上下运动,将朝向擦体2内的擦块4上粉尘刮下,即可进行清理工作,刮下的粉尘由出尘栅9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立超,未经刘立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31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