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墙体预埋管用接线盒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3372.8 | 申请日: | 2007-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8486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09 |
发明(设计)人: | 徐金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金旺 |
主分类号: | H02G3/08 | 分类号: | H02G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26***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墙体 管用 接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电气安装工程中镶固于墙体的接线盒。
背景技术
现阶段电气安装工程中,电线导管与接线盒经锁母(又称杯酥或端母)过渡连接,导管须于墙体砌筑时在轴线位置暗埋。导管可由接线盒上部出一个“Z”型弯后到达轴线,这导致接线盒处留洞过大;还可由接线盒后部出一个九十度弯后到达轴线,但这个弯的弯曲半径加上接线盒厚度,远远超过墙皮到轴线的距离,导致接线盒出墙过多。这个问题在实际工作中相当棘手。同时,导管经锁母与接线盒连接后,管口如不特意封堵,还会导致导管落入异物,堵塞导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墙体预埋管用接线盒,它能使电线导管在轴线位置预埋时,接线盒可以适度出墙,又不会留洞过大;不需封堵工序就能阻异物进入导管内。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楔形直通的楔形端在接线盒后部最上端或在接线盒上部最后端,还可是一端有豁口的直通的豁口端在接线盒上部与后部外接合角处,与接线盒后部向上的延长线呈锐角——即与接线盒后部呈钝角连接在一起。在楔形直通的楔形端处有带拉柄的椭圆形敲落孔;在有豁口的直通端有与该豁口相应且带拉柄的敲落孔。当应用时,将导管端头弯成相应钝角——即直通与接线盒后部所成钝角,接入直通便可。此时,轴线位置的导管与接线盒后部的距离最短,从而使导管在轴线位置预埋时,接线盒可以适度出墙,也就不会出现留洞过大的问题了。同时,带拉柄的敲落孔起到封堵管口作用,穿电线时又可方便的去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接线盒与楔形直通或带豁口直通连结成一体,制作成本小于接线盒与锁母配套使用的价格;直通口处的敲落孔可直接对导管进行保护,减少了一道工序;导管在轴线位置时,端头弯成钝角,能很容易与直通相连,接线盒又能适度出墙,其工作容易,生产效率高;导管管内穿线时,导管端头弯成的钝角的阻力小于弯成90度角的阻力,又能提高下道工序的功效。
附图说明
说明书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剖面图。
图中1导管,2楔形直通,3带拉柄敲落孔,4接线盒,5与带豁口直通豁口端相应且带拉柄敲落孔,6带豁口直通。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墙体预埋管用接线盒的具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图1中,楔形直通[2]的楔形端在接线盒[4]后部最上端与接线盒[4]后部向上的延长线呈锐角——即与接线盒后部呈钝角连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图2中,楔形直通[2]的楔形端在接线盒[4]上部最后端与接线盒[4]后部向上的延长线呈锐角——即与接线盒后部呈钝角连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图3中,一端有豁口的直通[6]的豁口端在接线盒[4]上部与后部外接合角处与接线盒[4]后部向上的延长线呈锐角——即与接线盒[4]后部呈钝角连结成一体。
在图1、图2中,楔形直通[2]的楔形端有带拉柄的椭圆形敲落孔[3];在图3中,带豁口的直通[6]的豁口端有与该豁口相应且带拉柄的敲落孔[5]。
楔形直通[2]或带豁口直通[6]与接线盒[4]后部向上的延长线所呈角度,以30-60度为佳,即与接线盒[4]后部呈150-120度,尤以45度为最佳,即与接线盒[4]后部呈135度角。
楔形直通[2]或带豁口直通[6]既可与接线盒[4]注塑成一体,也可单独出品后经粘接或焊接或其它工艺连结成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金旺,未经徐金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33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