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陆两用乌篷船电瓶车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3825.7 | 申请日: | 2007-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935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03 |
发明(设计)人: | 王甸甸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甸甸 |
主分类号: | B60F3/00 | 分类号: | B60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800浙江省诸暨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陆 两用 乌篷船 电瓶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瓶车,尤其是涉及一种水陆两用乌篷船电瓶车。
背景技术
乌篷船是一种用人力划船,因为船上设有乌篷而得名,在江南水乡居多,而电瓶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将乌篷船装上轮子,用电瓶作动力,用于水上和陆地,这是一种新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乌篷船和电瓶车的现状,提供一种两者相结合的水陆两用乌篷船电瓶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不定期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乌篷船所组成,乌篷船包括船身和设于船身上的乌篷。在船身内设有电瓶及与其组合的轮壳电机,在船身的头部还设有方向盘。在船身的底部设有前后车轮,在船身的后部还设有螺旋桨,所述的后车轮和螺旋桨与轮壳电机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创新。(1)结构创新。本实用新型是将乌篷船和电瓶车相结合,制作成水陆两用乌篷船电瓶车。(2)适用范围扩大。本实用新型可用于水上和陆地。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农村,也适用于风景旅游区。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及局部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乌篷船1所组成,乌篷船1包括船身4和设于船身4上的乌篷3。在船身4内设有电瓶6及与其组合的轮壳电机7,在船身4的头部还设有方向盘2。在船身4的底部设有前后车轮5、8,在船身4的后部还设有螺旋桨9,所述的后车轮8和螺旋桨9与轮壳电机7相连。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农村,也适用于风景旅游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甸甸,未经王甸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38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