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旅行箱式自行车前车体折叠机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4754.2 | 申请日: | 2007-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578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7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文进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官明 |
地址: | 318020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旅行 箱式 自行 车前 车体 折叠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部件,特别是涉及旅行箱式自行车前车体折叠机构,属于人力车辆领域。
背景技术
自行车具有使用灵活,对路况要求低,可穿过小巷小路,无噪音、无废气污染,还可锻炼体力,所以自行车的使用极其广泛。但自行车仅适用于短距离使用,又加上现有普通自行车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因此,人们开发了折叠自行车,不用时可收拢起来,体积小,便于携带。但是已有折叠自行车存在以下缺陷:第一,采用手按闸把来刹车,比较费力;第二,收拢后各零部件均裸露在外,特别是前车体包括方向把、前支架、前轮、脚踏等,零部件较多,容易散失、损坏或碰撞各零部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易于刹车,前轮、脚踏等不需拆散,而是利用刹车踏板带动可实现折叠,体积小,有利保管,保护各零部件免受散失损坏的旅行箱式自行车前车体折叠机构。
本实用新型旅行箱式自行车前车体折叠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车架,车架内安装传动机构,车架前面经前摇臂连接前轮,车架后面有后轮,其特征在于车架外装有箱壳,箱壳有前门,车架下部装有刹车轴和锁紧滑块,锁紧滑块安装销子并制有卡钩,刹车轴一端伸出箱壳安装刹车踏板,刹车轴上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左拉线轮、脚刹配件甲、脚刹配件乙和右拉线轮,左、右拉线轮经左、右前门开启拉绳连接前门;脚刹配件甲上紧固紧绳螺丝并装有弹簧,弹簧固定于车架上,刹车线穿过紧绳螺丝孔连接后轮毂刹;脚刹配件甲与脚刹配件乙分别制有凸块,两凸块相碰;脚刹配件乙连接前摇臂拉绳,前摇臂拉绳连接锁紧滑块上的销子,锁紧滑块上的卡钩与装在前摇臂上的卡块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旅行箱式自行车前车体折叠机构,利用刹车踏板带动,实现刹车、前门开启和前摇臂解锁三个功能,简化结构,有利于缩小体积。当踩下刹车踏板时,刹车轴顺时针转动,刹车线被拉紧,从而带动闸臂夹紧后轮,此时自行车被刹住;当逆时针拉起刹车踏板时,刹车轴逆时针转动,左、右前门开启拉绳自动打开前门,再次逆时针拉起刹车踏板时,前摇臂拉绳带动锁紧滑块向后滑动,使卡钩脱离前摇臂上的卡块即解锁,此时,可将前摇臂连带前轮、前叉、方向把等旋转折叠放入箱壳内,前车体收拢完毕。与已有技术相比,刹车采用脚踩,省力、方便;前车体各部件依靠刹车踏板带动完成折叠,不用拆散而收拢后又有箱壳保护,可避免各零部件损坏。
本实用新型旅行箱式自行车前车体折叠机构,其车架的左、右前支架后端面分别安装锁销固定座,锁销固定座装有锁销,锁销制有活动槽,活动槽内有锁销拉杆,锁销拉杆一端连接前门开启拉绳,另一端经拉杆弹簧安装于车架左前支架上;左、右前支架前端面分别装有滑杆,滑杆上部安装摇臂,摇臂与锁销相碰并连接前门,滑杆下部装有摇臂弹簧,摇臂弹簧与摇臂相接触,前门未开启时,锁销与摇臂相碰,当逆时针拉起刹车踏板时,前门开启拉绳被拉紧,带动锁销拉杆向下运动,使得锁销往后移动,从而脱离摇臂,由于摇臂弹簧的复位作用摇臂带动前门向上弹,前门被打开。其所述的刹车轴制有卡槽,脚刹配件乙制有螺纹孔,限位螺钉穿过螺纹孔与卡槽相配合,防止脚刹配件乙绕刹车轴旋转,由于脚刹配件甲与脚刹配件乙上的凸块相碰,由此限制脚刹配件甲绕刹车轴旋转,传递动力可靠。其所述的左、右拉线轮分别制有键,键与刹车轴上的卡槽相配合,防止左、右拉线轮与刹车轴相互旋转。其所述的刹车轴一端制有锁紧孔,刹车踏板制有轴孔和销孔,并且底部装有推钮,推钮内安有螺钉,螺钉连接推销螺丝,轴孔与刹车轴相配合,销孔内依次安装堵头、推销弹簧和锁紧销,锁紧销制有螺纹孔,螺纹孔与推销螺丝相连接,锁紧销与锁紧孔相插接,只要将推钮往右推,带动锁紧销向右移,刹车踏板就可从刹车轴上拆卸下来,无需工具,方便快捷,又可缩小收拢后的体积,便于放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旅行箱式自行车前车体折叠机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1的B-B剖视图;
图5是前门开启及前摇臂解锁后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旅行箱式自行车前车体折叠机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车架1,车架1内安装传动机构(如齿轮变速机构等),车架1前面经前摇臂8连接前轮、前叉、方向把等,车架1后面有后轮,车架上方有坐垫,其主要的技术特征在于车架1外装有箱壳2,箱壳2有前门21,车架1下部装有刹车轴3和锁紧滑块4,锁紧滑块4安装销子41并制有卡钩42,刹车轴3一端伸出箱壳安装刹车踏板31,刹车轴3上从左到右依次固定左拉线轮32、脚刹配件甲33、脚刹配件乙34和右拉线轮35,左、右拉线轮32、35经左、右前门开启拉绳5连接前门21,只要拉紧前门开启拉绳5就可打开前门,为收拢前车体作准备;脚刹配件甲33上紧固紧绳螺丝33 1并装有弹簧332,弹簧332固定于车架1上,刹车线6穿过紧绳螺丝孔连接后轮毂刹;脚刹配件甲33与脚刹配件乙34分别制有凸块333、343,两凸块相碰,脚刹配件甲33与脚刹配件乙34相互配套,拉紧刹车线6从而带动闸臂夹紧后轮;脚刹配件乙34连接前摇臂拉绳7,前摇臂拉绳7连接锁紧滑块4上的销子41,安装时,先将前摇臂拉绳7一端的限位块置于脚刹配件乙34的限位孔中,再将销子41一头固定在锁紧滑块4上相应的安装孔中,将前摇臂拉绳7绕过销子41与锁紧滑块4的安装空隙,使限位块与销子41相碰,由于限位块比销子41与锁紧滑块4的安装空隙大,所以前摇臂拉绳7拉紧后限位块不会滑出来,最后固定销子41另一头;锁紧滑块4上的卡钩42与装在前摇臂8上的卡块81相配合,当逆时针拉起刹车踏板31时,前摇臂拉绳7带动锁紧滑块4向后滑动,使卡钩42脱离前摇臂8上的卡块81,使前摇臂8解锁,此时,可将前摇臂8连带前轮、前叉、方向把等旋转放入箱壳2内,前车体收拢完毕。与已有技术相比,刹车采用脚踩,省力、方便;前车体折叠收拢后有箱壳2保护,可避免各零部件损坏。前门开启机构的具体结构方案较多,可采用如下结构:在车架1的左前支架11和右前支架后端面分别安装锁销固定座91,锁销固定座91装有锁销92,锁销可前后活动,锁销制有活动槽921,活动槽内有锁销拉杆93,锁销拉杆一端连接前门开启拉绳5,另一端经拉杆弹簧94安装于车架1的左前支架11上;左、右前支架前端面分别装有滑杆95,滑杆上部安装摇臂97,摇臂与锁销92相碰并连接前门21,滑杆下部装有摇臂弹簧96,摇臂弹簧与摇臂97相接触。如图1所示,锁销92与摇臂97相碰,前门21处于关闭状态;当逆时针拉起刹车踏板31时,前门开启拉绳7被拉紧,带动锁销拉杆93向下运动,使得锁销92往后移动,从而脱离摇臂97,由于摇臂弹簧96的复位作用摇臂97带动前门21向上弹,前门21自动被打开,其状态如图5所示。刹车轴3与脚刹配件乙34的固定连接结构可采用在刹车轴3制卡槽301,脚刹配件乙34制有螺纹孔,限位螺钉10穿过螺纹孔与卡槽301相配合,如图3所示,也可采用其它方案。其左、右拉线轮32、35分别制有键351,键与刹车轴3上的卡槽301相配合,限制左、右拉线轮32、35绕刹车轴3上旋转。如图4所示,刹车轴3一端制有锁紧孔302,刹车踏板31制有轴孔311和销孔312,并且底部装有推钮12,推钮内安有螺钉13,螺钉连接推销螺丝14,轴孔311与刹车轴3相配合,销孔312内依次安装堵头15(如平头螺丝)、推销弹簧16和锁紧销17,锁紧销17制有螺纹孔,螺纹孔与推销螺丝14相连接,锁紧销17与锁紧孔302相插接。只要将推钮12往右推,带动锁紧销17向右移,刹车踏板31就可从刹车轴3上拆卸下来,无需工具,方便快捷,又可缩小收拢后的体积,便于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文进,未经孙文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47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