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位移开关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5226.9 | 申请日: | 2007-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983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12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玮;刘波;梁峭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沈阳临瑞风力发电成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5/02 | 分类号: | H01H35/02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崔红梅 |
地址: | 110043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位移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过程自动控制仪表,一种位移开关。
背景技术
位移开关在工业过程自动控制仪表中是普遍使用的执行单元,位移开关是将机械移位量转换成电量控制信号。现在绿色能源广泛应用,风能设备使用中旋转叶片需要用刹车片限制过快转速以保护设备,因此设置耐用的机械位移开关,对运行参数进行采集和测试。例如,高速轴制动器运行过程中的制动次数传输、高速轴制动器运行过程中的磨损信号的传输等。这类位移开关要求在恶劣气候条件下长期使用,自身平衡稳定性、动态响应特性都很苛刻,具体技术参数如下:操作温度:-30℃~70℃,最大电流:30V DC/1mA 配电公差:±0.3mm受保护等级:IP165/NEMA6使用寿命最少:100,000次操作最大的撞击12mm动作限。结构设计对位移开关性能、稳定性、动态响应特性都有直接影响,所以本专业一直在追求结构上更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满足上述技术要求的位移开关,稳定性更强,寿命更长。
位移开关,包括外壳、滑套、微动开关、电缆线座固定件,其特征在于接触杆与滑块杆端固定,滑块在滑套上弓槽内可滑动,微动开关固定在引线转换板上,并嵌入滑套下槽内,滑套置入外壳内,并由挡圈、垫圈及弹簧紧固成一体,外壳有螺线和密封圈与外部设备连接,外壳接口处的垫圈用于调整最佳位移量,开关导线连接电缆线座,电缆线座安装在固定件上,并由压帽固定,同密封圈、一并置于外壳另一端,实现对整机的防护。
本设计位移开关要保证滑块在某一位置有信号输出量变化,最大位移量12mm,滑块与滑套之间接触面运动平稳均衡,整体密封保证IP165等级。
附图说明
图1是位移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2a-c是滑块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
图3a是滑块截面图,3b是滑块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设计的位移开关,包括外壳6、滑套9、微动开关11、电缆线座固定件15,其特征在于接触杆1与滑块2杆端固定,滑块2在滑套9上弓槽内可滑动,微动开关11固定在引线转换板10上,并嵌入滑套9下槽内,滑套9置入外壳6内,并由挡圈3、垫圈4及弹簧5紧固成一体,外壳6有螺线和密封圈7与外部设备连接,外壳6接口处的垫圈8用于调整最佳位移量,开关导线12连接电缆线座18、引线电缆头19,电缆线座18安装在固定件15上,并由防震环垫13、压帽14固定,同密封圈16、17一并置于外壳6另一端,密封圈17嵌入固定件15的环槽内,实现对整机的防护。
滑块2的形状见图2a-c:主体是长方体一侧面与等长而不等宽梯形的组合体,梯形长度略长于长方体长度,梯形宽度小于上弓槽宽度,长梯形上边宽及厚度与滑套9槽的弧度间有间隙;沿组合体长度中线分别切掉梯形及长方形长边的一小截,使另一长边长度次于被切掉梯形长度,见左视图2b,从宽端看出有四个不等长度;从左视及主视图可见组合体还以中线与长方体厚度分别切出两个小于45°斜面;组合体另一宽端在长方体外表面上有垂直档,档外侧有垂直的圆杆,圆杆直径与接触杆相同,两体螺纹连接。
滑套9的形状图3a、3b:矩形壳体内两侧内壁均有同形的上、下槽,槽的高度分别与滑块长方体边的厚度或引线转换板的厚度相等,上槽上部为弓形,其高度可容纳滑块梯形,下槽立壁与底面为弧线接合;滑套外周与外壳6的内径尺寸配合。
固定件15的形状:有圆台的环状,作为圆台的大径环与在一侧凸出的内环结合,并且大径环外周为立沿,其间形成环槽;内环内径略小于大环内径,结合处及大环内径为导角。
使用时,当接触杆产生正向位移将带动滑块2位移,弹簧5产生压缩,在滑套9内的滑块2阶梯形部位可在不同位置触动微动开关11,使开关量常开变为常闭或转换,信号电由电缆线传出。位移量反向移动,弹簧5使位移量变化回到原始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沈阳临瑞风力发电成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仪表科学研究院;沈阳临瑞风力发电成套设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522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