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质高效气化反应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6445.9 | 申请日: | 2007-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314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伟奇 |
主分类号: | F24B1/02 | 分类号: | F24B1/02;C10B53/02;C10B13/00;B01D21/02;F23Q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6000江西省宜春***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高效 气化 反应 | ||
1、一种生物质高效气化反应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下二部分,上部为绝热耐火反应桶(40),下部为点火供气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高效气化反应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点火供气装置由电热空气点火器(7)、变温气化室(50)与进气装置(51)或电热空气点火器(7)与进气装置(51)或空气等离子发生器(53)与进气装置(51)或点火出灰口(39)与进气装置(51)组合而成,并在所述变温气化室(50)上或与其相连通的管路上设有专供导入焦油液的进液管(49),在所述变温气化室(50)内设有透气孔(6)或导气管(3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高效气化反应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热空气点火器(7)由彼此相连通的进风管(8)和电热装置(9)二部分组成,其中所述的电热装置(9)又由空气预热室(10)、红外激发腔(11)和设置在该红外激发腔(11)内的红外电热体(21)组成;所述的红外电热体(21)为红外发热多孔电炉盘(4)、红外发热多孔陶瓷板(1)与耐高温电热元件或耐热合金管、电工级氧化镁与耐高温电热元件或碳化硅与耐高温电热元件或氮化硅与耐高温电热元件的组合,所述的耐高温电热元件为普通电炉丝、普通电热丝、高温电炉丝、高温电热丝或钨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质高效气化反应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装置(51)为环形风道(36)、进风管(8)、鼓风机(52)与控制阀或分子裂变促进器(23)、进风管(8)、鼓风机(52)与控制阀或进风管(8)、鼓风机(5)与控制阀的组合,并与所述的变温气化室(50)、电热空气点火器(7)或空气等离子发生器(53)相通;所述的控制阀为气控阀(44)、集控阀(27)、液封阀(64)、普通开关阀或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质高效气化反应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子裂变促进器(23)由圆柱体(24)、中心气道(26)、透气孔(6)和气孔帽檐(25)组成,所述中心气道(26)设置在所述圆柱体(24)内的中心轴线上,为圆柱形导气通道,同时在所述圆柱体(24)的周向外侧设有至少一组气孔帽檐(25),并在每组气孔帽檐(25)下的圆柱体上沿周向均布设有至少2个透气孔(6),所述的透气孔(6)与所述中心气道(26)相通,为向下或水平旋流透气孔、向下或水平射流透气孔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质高效气化反应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控阀(27)由内、外二个一端封闭另一端开口的圆柱形内空筒体,即内筒体(29)和外筒体(28)套接组合而成,并在所述内筒体(29)的封闭端设有阀门手柄(32),在所述内筒体(29)的圆形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个通孔(31),同时在所述阀门手柄(32)上设有选自指针(34)和限位条中的一项或二项;在所述外筒体(28)上设有至少二个管接头(30),其中设置在所述外筒体(28)封闭端且未与内筒体(29)重叠部分上的管接头为常通管接头,设置在其余部分上的管接头均为可控管接头,同时在所述外筒体(28)的开口端设有选自功能指示牌(33)和密封定位端盖中的一项或二项,同时在所述功能指示牌(33)上设有工位标示刻度线。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质高效气化反应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封阀(64)由贮液槽(65)、进风管(8)、出风管(70)、进液管(49)和溢流管(69)组成,所述进风管(8)、进液管(49)和溢流管(69)的一端管口均伸入所述贮液槽(65)内的液体内,另一端则置于所述贮液槽(65)之外,且所述进液管(49)和溢流管(69)的管口在液体内所处位置均低于所述进风管(8)的液体浸没管口,所述的出风管(70)则设置在所述贮液槽(65)一侧的最上端并与贮液槽(65)内腔相通,且与贮液槽(65)内的液面保持一定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伟奇,未经刘伟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64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业务开通提示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环流反应器之间的输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