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位卸荷型流量放大阀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6750.8 | 申请日: | 2007-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49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05 |
发明(设计)人: | 冀宏;谭正生;魏列江;樊新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兰州振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董斌 |
地址: | 730050***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位卸荷型 流量 放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流量放大阀,尤其涉及一种中位卸荷型流量放大阀。
背景技术
液压流量放大阀广泛应用于大中型工程机械转向液压系统中,它的作用是把转向器输出的先导控制流量按照一定的放大倍数进行流量及液压功率放大,控制转向液压执行元件的运动。目前,转向液压系统存在着起动时刻振动、爬行振动、停止时刻振动等问题,导致工程机械操作舒适性较差;同时,在非转向工况下存在转向液压泵不能有效卸荷,导致系统能耗大、温升高、转向泵寿命低等缺点,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流量放大阀的性能较差。国外如川崎重工、DANFOSS、卡特等公司开发出了一些性能较好的流量放大阀,但其结构比较复杂、价格昂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位卸荷型流量放大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中位卸荷型流量放大阀,其特点在于:所述的中位卸荷型流量放大阀1上设有与液动比例换向阀5相连的油口P和T、油口A和B、油口L和R,其梭阀2的输入油口分别与油口A和B相连,梭阀(2)的输出油口与液动比例换向阀9的油口PAB相连,其定差溢流阀3进口与液动比例换向阀5的油口P相连,定差溢流阀3的出口与油口T相连,定差溢流阀3的弹簧腔与液动比例换向阀5的油口PC相连,安全阀4的进口与液动比例换向阀5的油口PC相连,安全阀4的出口与油口T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背景技术相比,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所述的中位卸荷型流量放大阀的液动比例换向阀的主阀心左部设有第一环槽、第二环槽、卸荷环槽和凸肩,凸肩上有左开口槽和右开口槽,与主阀心右部对应的阀体上设有第一引油边、第二引油边、第一卸荷边、第二卸荷边;在转向液压系统不转向时,液动比例换向阀的主阀心使得梭阀输出油口PAB封闭、定差溢流阀的弹簧腔卸荷,从而使得转向泵输出油液全部通过定差溢流阀回油箱,转向泵处于卸荷状态;转向时,主阀心左移或右移,把梭阀输出压力与定差溢流阀的弹簧腔连通,通过定差溢流阀的作用使得进油主阀口的压差基本恒定,保证转向系统流量需求,多余流量通过定差溢流阀回油箱。主阀口采用了四级加速或减速的节流槽布置,回油节流槽面积小于进油节流槽面积,使得油缸回油腔始终具有一定背压,从而使得转向起动、运行、停止过程平稳;主阀口节流槽采用了浅U形槽型,利用节流槽本身的二级节流阻力作用使得阀口内的流动稳定、抑制气穴发生,从而减小了阀的噪声;第一进油槽为K形,第一回油槽为V形,且前者长度比后者较短,使得主阀进、出油口异步关闭,避免了液压冲击现象。本中位卸荷型流量放大阀具有节能(非转向工况转向泵卸荷)、转向振动小、操作舒适性好、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等优点,可以广泛用于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液压原理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液动比例换向阀9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图4a是图2中主阀心的周向展开示意图,图4b是图4a中主阀心的A-A向剖视图,图4c是图4a中主阀心的B-B向剖视图。附图标记及对应名称为:中位卸荷型流量放大阀1,梭阀2,定差溢流阀3,安全阀4,液动比例换向阀5,阀盖6,弹簧座7,弹簧8,挡圈9,阀体10,第一导阀节流边10a,第一引油边10b,第二引油边10c,第一卸荷边10d,第二卸荷边10e,第二回油节流边10f,第一进油节流边10g,第二进油节流边10h,第一回油节流边10i,第二导阀节流边10j,主阀心11,导阀节流槽11a,第一环槽11b,凸肩11c,左开口槽11d,右开口槽11e,第二环槽11f,卸荷环槽11g,第一进油槽11h,第二进口槽11i,第三进油槽11j,第四进油槽11k,第一回油槽11l,第二回油槽11m,第三回油槽11n,第四回油槽11o。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所述的中位卸荷型流量放大阀1上设有与液动比例换向阀5相连的油口P和T、油口A和B、油口L和R,其梭阀2的输入油口分别与油口A和B相连,梭阀2的输出油口与液动比例换向阀9的油口PAB相连,其定差溢流阀3进口与液动比例换向阀5的油口P相连,定差溢流阀3的出口与油口T相连,定差溢流阀3的弹簧腔与液动比例换向阀5的油口PC相连,安全阀4的进口与液动比例换向阀5的油口PC相连,安全阀4的出口与油口T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未经兰州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67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