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小型三节机器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7304.9 | 申请日: | 2007-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803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03 |
发明(设计)人: | 邓宏彬;周成林;葛懿;吴江峰;杨庆毅;黄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湖北汉丹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3/00 | 分类号: | B25J13/00;B25J19/00;B62D55/065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张利萍 |
地址: | 100081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小 三节 机器人 | ||
1、一种微小型三节机器人,包括机器人移动平台(1)和遥控器(2),其特征在于:机器人移动平台(1)由包括中节组件(3)和两个端节组件(4)组成,中节组件(3)与两个端节组件(4)分别采用活动连接,活动连接是由俯仰机构(28)完成的;
所述的中节组件(3)中的箱体里装有机器人控制箱(40)、蓄电池(39),箱体两边各装有一个独立行走机构(6),箱体的箱盖(5)上装有照明灯(7)、摄像头(8);两个端节组件(4)的箱体(27)两边亦各装有一个独立行走机构(17),箱体(27)里装有俯仰机构(28)和俯仰电机驱动器(42);独立行走机构(6)中的中节行走电机驱动器(41)、端节独立行走机构(17)中的端节行走电机驱动器(43)和俯仰机构(28)中的俯仰电机驱动器(42)分别与机器人控制箱(40)电气连接,蓄电池(39)给机器人控制箱(40)、中节行走电机驱动器(41)、俯仰电机驱动器(42)、端节行走电机驱动器(43)以及整个机器人移动平台(1)提供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小型三节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机器人移动平台(1)的中节组件(3)和两个端节组件(4)都装有独立行走机构,也可以单独成为一种单节结构的机器人移动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小型三节机器人,其特征在于:俯仰机构(28)包括有蜗轮箱(30)、蜗杆(31)、光电挡板(32)、蜗轮(34)、轴承座(35)、轴承(37)、长轴(38)、直流无刷电机(45)及其附件;直流无刷电机(45)安装在蜗轮箱(30)的上端,蜗轮箱(30)的下端固定在端节箱体(27)中,蜗杆(31)套在直流无刷电机(45)的输出轴上,蜗轮(34)装在蜗轮箱(30)里,其位置与蜗杆(31)的位置相对应,长轴(38)穿插在蜗轮(34)的中间,光电挡板(32)装在长轴(38)上,位置在蜗轮(34)的右侧,垫板(33)上装有光电开关(46),光电挡板(32)在转动时正好可以通过光电开关(46),光电挡板(32)上开有一个缺口,在长轴(38)的两端装有轴承座(35)、深沟球轴承(37)装在轴承座(35)里,且轴承(37)的内圈套在长轴(38)上,在轴承(37)的外端还套有压套(36),用它可以将轴承固定在轴承座(35)里;当俯仰电机驱动器(42)接到运行指令后,驱动直流无刷电机(45)运转,通过蜗杆(31)传递给蜗轮(34),蜗轮(34)带动长轴(38)运转,形成俯仰机构(28)的驱动力;长轴(38)上的光电挡板(32)在转动时,光电挡板(32)的缺口会放开与遮挡光电开关(46),引起光电开关(46)输出信号的变化,该信号通过线路传输给俯仰电机驱动器(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湖北汉丹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理工大学;湖北汉丹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730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为掏耳朵服务的组合器具
- 下一篇:一种捕鼠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