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下钢圈扳手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7446.5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3229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杜正华;樊学锋;章万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钱集团(如皋)轮胎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48 | 分类号: | B25B13/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226500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圈 扳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扳手,特别是下轮胎钢圈用的扳手。
背景技术
原拆卸模具下钢圈使用的工具为管钳,其拆卸时是将钳口对准钢圈表面用力拆卸,对模具下钢圈的伤害比较大,易造成模具下钢圈损伤,在使用中,为了避免这种损伤,经过调整管钳口的材质由钢质调整为黄铜,再由黄铜调整为紫铜,其材质的硬度在逐渐降低,但是对下钢圈还是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不利于保证钢圈表面的光滑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快速拆卸模具钢圈,且对模具钢圈无损伤的下钢圈扳手。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下钢圈扳手,包括扳手柄、扳手头、螺栓,所述扳手头为开叉的∪型,在扳手头的两叉上各固定一个螺栓。
所述扳手头的两叉上固定螺栓与螺栓之间的距离为90mm。
所述螺栓两头均露在扳手头外侧。
以上结构的优点在于:使用该扳手几乎就不存在对模具下钢圈的伤害。因为该扳手是通过螺栓作用于钢圈的孔中,而不是用钳口作用与钢圈的表面,所以,保证了钢圈表面的光洁度,提高钢圈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该下钢圈扳手包括扳手柄1、扳手头2,扳手柄1与扳手头2整体铸造而成。所述扳手头2分成叉,呈开叉的∪型;在扳手头2的两叉3、4上各固定一个螺栓5,两螺栓之间的距离在90mm。如图2所示,螺栓5的两端均露在扳手头2的外面,这样,扳手可以正反两面用。使用时,在钢圈上成120°等份地打6个孔,下钢圈时,将螺栓5卡在孔内,操作人员手握扳手柄1扳钢圈,就拆卸下来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钱集团(如皋)轮胎有限公司,未经双钱集团(如皋)轮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74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