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板卡的插槽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720187447.X | 申请日: | 200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423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18 | 分类号: | H01R12/18;H01R12/32;H01R13/11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许静 |
地址: | 100085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板卡 插槽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本电气元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板卡的插槽结构。
背景技术
计算机在运送到用户那里后,经常会出现开机时显示器无显示,经客服人员对内存或相关板卡重插后,计算机系统恢复正常,在显微镜下观察板卡时发现板卡的金手指,因运送过程中与插槽中簧片插针的摩擦,导致金手指有严重磨损,影响了系统的稳定运行。
下面介绍现有用于板卡的插槽结构,插槽包括插槽体和簧片插针,插槽体用于将插槽固定在电路板上,同时固定簧片插针和板卡;簧片插针固定于插槽体的特定位置,插针端用户焊接到主板特定的线路上,簧片插针部分用于与板卡的金手指进行紧密接触。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插槽中簧片插针3与板卡1的金手指2接触结构示意图,由图中可知,插槽中簧片插针与板卡金手指之间只有一个触点,即触点4。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现有插槽中簧片插针与板卡金手指只有一个接触点,一旦唯一触电破坏,将导致系统的无法正常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板卡的插槽结构,通过对插槽中的簧片插针与金手指之间设置多个触点,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板卡的插槽结构,包括簧片插针,所述簧片插针上有至少两个触点,其中至少两个触点之间有高度差。
优选地,所述簧片插槽上有三个触点。
优选地,所述触点之间都有高度差。
优选地,所述触点按照水平方向排列。
优选地,所述触点按照垂直方向排列。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对插槽中的簧片插针上设置多个与板卡金手指之间的触点,从而可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簧片插针与金手指接触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磨伤前多触点簧片插针与金手指接触结构示意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磨伤后多触点簧片插针与金手指接触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通过对插槽中的簧片插针上设置多个与板卡金手指之间的触点,从而可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插槽结构包括插槽体和簧片插针,上述插槽体用于将插槽固定在电路板上,同时还用于固定簧片插针和板卡;簧片插针固定于插槽体的特定位置,而簧片插针一端焊接到电路板的线路上,插槽中簧片插针用于与板卡的金手指进行紧密接触,上述插槽中结构部件的连接方式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敷述。
为了保证插槽中簧片插针与板卡的金手指接触的可靠性,以及避免因唯一触点破坏,导致系统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在插槽中的簧片插针上设置多个与板卡的金手指接触的触点。
由图2a和图2b中可知,簧片插针上有至少两个触点,并且将触点设计成具有一定弧度,因此该触点的波峰可设置成高度相同,也可以设置成触点的波峰之间有高度差;当触点的波峰高度相同时,能避免因唯一触点磨损,而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的问题,但为了防止因高度相同的触点都磨损,可将多个触点设计成触点的波峰之间有高度差,从而可有效地避免因唯一或者高度相同触点都触点磨损,而导致系统运行不稳定的问题。
在图2a中,簧片插针3上有三个触点,触点4、触点5和触点6,其中,这三个触点的波峰之间的具有高度差,也就是簧片插针3与板卡1的金手指2接触的时候,簧片插针3将只有三个触点中的某个触点与板卡1的金手指2接触,由图中可知,触点4是唯一接触点。当发生簧片插针3与金手指3磨损时,簧片插针3与金手指2接触的情形,如图2b所示。由于发生了磨损,导致触点4和触点5都不能有效接触,此时,触点6作为簧片插针3与金手指2的唯一触点,有效地保证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簧片插针上的多个触点可设置为水平方向排列或者垂直方向排列,即多个触点排列的方向可选择与金手指方向相同或者与金手指方向垂直。同时,为了有效减小接触电阻,可在簧片插针3与板卡1的金手2指接触的部分镀一层金。
由上述可知,通过对插槽中的簧片插针上设置多个与板卡金手指之间接触的触点,从而可有效提高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744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