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洁式防堵防砂管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7774.5 | 申请日: | 200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1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徐贵东;孙德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濮阳市东昊机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08 | 分类号: | E21B43/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7001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洁式防堵防砂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采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井下采油时防止沙粒进入油管损坏油泵的自洁式防堵防砂管。
背景技术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油气井出砂是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出砂容易造成油泵损坏、管线砂堵等,导致油气井停产,引起产量下降,且进行井下作业增加了生产成本。所以研究开发和应用防砂工艺是保证油、气井正常生产,有效开发油、气藏的重要手段之一。
目前防砂管种类繁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防砂的目的,但是,但是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有的易堵,有的易碎等,并且只能过滤中粗尺寸的砂粒,不能真正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防砂管只能过滤中粗尺寸砂粒及易堵等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洁式防堵防砂管,该防砂管不仅能过滤中粗尺寸的砂粒,还能过滤小尺寸的砂粒,而且具有自动清洁功能,不会造成进液孔堵塞。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接头、与上接头螺纹连接的外管、与外管螺纹连接的下接头,在外管中安装有内管,内管通过上部开口端的外螺纹与上接头的内螺纹相连接,内管的下部为封口挡板,在内管上通过挡环安装有绕丝网,在外管和内管上均开有通孔。
在内管的下部设置有支撑块,该支撑块支撑定位在外管的内壁上,外管与内管之间形成环形空腔。
所述的在外管上开有的通孔为切向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产品能够自动清洗绕丝管,延长检泵周期;产品结构简单,在井下油层的开采中,具有高效的防砂功能,滤砂直径达0.01m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上接头1、与上接头1螺纹连接的外管3、与外管3螺纹连接的下接头8,在外管3中安装有内管4,内管4通过上部开口端的外螺纹与上接头1的内螺纹相连接,内管4的下部为封口挡板7,在内管4上通过挡环2安装有绕丝网5,在外管3和内管4上均开有通孔。
在内管4的下部设置有支撑块,该支撑块支撑定位在外管3的内壁上,外管3与内管4之间形成环形空腔。
所述的在外管3上开有的通孔为切向孔。
由上接头1、开有通孔的外管3、下接头8顺序连接组成的防堵防砂管整体结构,在防堵防砂管整体结构中,由外至内依次为外管3、绕丝网5、内管4三级过滤结构,外管3与绕丝网5之间为环形空腔,绕丝网5与外管3之间也为环形空腔,内管4上也开有通孔,绕丝网5的绕丝之间形成进液缝隙。
正常采油时,混合液在泵的作用下先从外管切向孔进入内管与绕丝管之间的环空,混合液在环空内形成环流。由于密度不同,砂粒贴着外管旋转,逐渐的落入尾管,完成一级滤砂,液体沿切向进入绕丝管上行,完成二级滤砂。二级滤砂的同时,液体冲掉绕丝管上的砂粒,完成产品本身的自清洁防砂目的,从而防止砂粒塞堵内外管环空和绕丝管。本实用新型接在抽油泵下2~3根油管以下处,其下部接5根以上尾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濮阳市东昊机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濮阳市东昊机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777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