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险杠吸能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7813.1 | 申请日: | 2007-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251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秦学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34 | 分类号: | B60R19/3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37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险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保险杠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安装在轿车后保险杠上的保险杠吸能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汽车都设置保险杠,并在与保险杠之间的车身上安装有用PU或PV材料制成的保险杠吸能装置,其中PU是指一种接近于皮质,用部分皮料和化学药品合成而形成的复合材料,PV是属称的人造革材料。如图1所示:吸能块为矩形立方块,以加强保险杠的缓冲吸能效果,在吸能块的背面开有通槽,该通槽的横截面为圆弧形,与保险杠内侧的圆弧形加强筋相配合安装,吸能块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螺钉安装支架,再将支架焊接在车身上,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保险杠受力变形,首先与吸能块接触,避免保险杠直接与车身碰撞,以减小损伤程度,吸能块起到了很好的保护效果,吸能块大都才用PU材料制作。
其缺点是:仅仅依靠吸能块两端的一个螺钉安装支架,其结构的稳定性较差,且要保证螺钉与支架之间的安装对位,增加了其加工、安装难度,同时,PU和PV材料的重量较大、易发酶、易吸水、且吸水后会发泡变软,报废后不能回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稳定性好、结构强度高的保险杠吸能装置,且其加工简单、安装方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保险杠吸能装置,包括吸能块和安装在吸能块正面的支架,其中吸能块为矩形立方块,在吸能块的背面开有通槽,该通槽的横截面为圆弧形,其关键在于:所述吸能块正面的中部开有沉槽,所述吸能块正面的两端分别开有定位槽,每个定位槽内设置有至少二个螺钉固定所述支架,所述定位槽内设置有定位柱,所述支架上开有通孔套装在所述定位柱上。
多个螺钉固定支架,增加了整个装置的结构强度,增强了吸能块的稳定性,同时,在进行螺钉对位安装前,先借助定位柱进行粗定位,降低了螺钉与支架之间的安装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当保险杠受外力挤压时,吸能块两端支架作为承受外力的主要部件,因此,在吸能块正面中部的沉槽设计既保证了原有的吸能减振功能,又节省了吸能块的材料,同时起到了汽车减重节能的效果。
所述吸能块与定位柱是发泡聚丙烯EPP的整体浇铸件。
发泡聚丙烯EPP整体浇铸件,其加工简单。
所述螺钉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定位槽中,另一端为螺杆,该螺杆穿过所述支架后套装有螺母。
本实用新型的显著效果是: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的保险杠吸能装置,采用多个螺钉固定支架,增加了整个装置的结构强度,增强了吸能块的稳定性,同时,在进行螺钉对位安装前,先借助定位柱进行粗定位,降低了螺钉与支架之间的安装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发泡聚丙烯EPP整体浇铸件,其加工简单,借助EPP的发泡工艺,使吸能块的重量变轻、而且不吸水、报废后可回收,吸能块正面的中部开有沉槽也减少了材料,减轻了重量,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吸能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吸能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吸能块与支架的装配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保险杠的立体装配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3、4所示:一种保险杠吸能装置,由至少二个螺钉4、吸能块1和安装在吸能块1正面的支架3组成,其中吸能块1为矩形立方块,在吸能块1的背面开有通槽1a,该通槽1a的横截面为圆弧形,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块1正面的中部开有沉槽1b,所述吸能块1正面的两端分别开有定位槽1c,每个定位槽1c内设置有至少二个螺钉4固定所述支架3,所述定位槽1c内设置有定位柱2,所述支架3上开有通孔套装在所述定位柱2上。
定位槽2内可以设置二个、三个、甚至多个螺钉4,多个螺钉固定支架3,增加了整个装置的结构强度,增强了吸能块的稳定性,同时,在进行螺钉对位安装前,先借助定位柱2进行粗定位,降低了螺钉与支架之间的安装难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该通槽1a的横截面为圆弧形,与保险杠6内侧的圆弧形加强筋6a相配合安装,同时,也便于吸能块1与保险杠之间的安装对位。
所述吸能块1与定位柱2是发泡聚丙烯EPP的整体浇铸件。
发泡聚丙烯EPP整体浇铸件,其加工简单。
所述螺钉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定位槽2中,另一端为螺杆,该螺杆穿过所述支架3后套装有螺母5。
其工作情况如下:如图2、3、4、5所示:
借助定位柱2对吸能块1和支架3进行粗定位,再安装螺钉,使吸能块1和支架3能够牢固地安装在一起,支架3焊接在汽车车身上,最后扣合保险杠6;借助吸能块1背面的通槽1a和保险杠6内侧的加强筋6a相配合安装,确保吸能块1与保险杠之间的准确对位,保险杠与车身之间螺栓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78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