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热风烘干烘熟机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8031.X | 申请日: | 200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63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家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家福 |
主分类号: | F26B21/00 | 分类号: | F26B2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800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热风 烘干 烘熟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品干燥装置,具体是一种特别适用于对各种粮油产品进行热风式烘干或烘熟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对粮油产品,例如菜籽油加工,需要将菜籽放入炒锅中进行炒制,由于炒锅炒制存在温度控制不均,菜籽翻炒不均,气氛不流通等问题,会出现炒制的菜籽上生,中熟,下糊的现象,导致榨制的油色泽深暗不透明,而且含胶体有害成分,菜籽饼的有害物残留大,不利于作饲料。此外,炒锅只能单锅炒制,生产效率低下,不利于大规模生产。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虽然存在热风式烘干烘熟装置,但由于需要装需要动力,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耗能,维修费用高,不利于推广运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上述不足的多功能热风烘干烘熟机,它利用粮油产品自身的重力自动沿加热通道迂迴移动,并得到烘干或烘熟。结构简单、不需要能源,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大规模生产,炒制温度便于控制并能明显提高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即一种多功能烘干烘熟机,包括外罩筒体、与热风炉出口连通的热风进口、进料口和出料口,其特征是:在外罩筒体内倾斜安装有若干对网状板,每对相邻的网状板的倾斜方向相反,网状板之间的空间首尾连通,在外罩筒体内构成迂迴的网状通道,所述热风进口位于筒体的底部,进料口位于筒体的顶部,与所述迂迴网状通道的进端连通,出料口位于筒体的底部,与迂迴网状通道的出端连接。
上述装置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将需要烘干或烘熟的物料,如菜籽、大豆、花生、芝麻等从进料口投入,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物料就会沿着迂迴网状通道向筒体的下方移动,此时由于热风是向上移动的,在迂迴网状通道中的物料就会充分的与热风热交换,根据加工的目的的不同,通过控制热风的温度高低可以在出料口获得被烘干或烘熟的物料。
本实用新型由于上述结构而具有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即在显著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大规模生产的同时,降低了能耗,由于在炒制过程中物料在迂迴的网状通道中不断滚动改变位置,热风穿过网状通道,一方面有害的物质被热风气氛带走,另一方面使物料受热均匀,不会出现炒糊或夹生现象,因此用于烘熟菜籽时,能够使烘熟的菜籽榨制的菜籽油色泽透明,不含胶体有害成分,菜籽饼的有害物残留大,有利于作饲料。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制造、使用和维修。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网状板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罩筒体;2.网状板;3.迂迴网状通道;4.进料口;5.出料口;6.限料插板;热风进口 8.不锈钢包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见附图1、2,图中的多功能烘干烘熟机,包括外罩筒体1、与热风炉出口连通的热风进口7、进料口4和出料口5,其特征是:在外罩筒体内安装有若干对倾斜方向互为相反的网状板2,各对网状板之间的空间一次首尾连通,在外罩筒体内构成迂迴的网状通道3,所述热风进口位于筒体的底部,进料口位于筒体的顶部,与所述迂迴网状通道的进端连通,出料口位于筒体的底部,与迂迴网状通道的出端连接。
在上述装置中,每对网状板中的两个网状板的倾斜方向即角度一致,相邻的两对网状板之间的倾斜方向相反。
所述网状板2由至少一层不锈钢网重叠后,在周边加不锈钢包边8构成。在所述不锈钢的包边上具有夹紧铆钉或/和连接件或连接孔。
在实施例中,所述迂迴网状通道3中,一对网状板构成的一段网状直通道,与另一对网状板构成的网状直通道是这样连接的:其中的一网状板的四边与外罩筒体内壁焊接或通过连接件连接构成通道的顶板或底板,另一作为底板或顶板的网状板的三边与外罩筒体内壁焊接或通过连接件连接,其另一边与相邻一对网状板中的上板或下板的一个边铰接。
在所述的出料口5处,安装有限料插板6。
本实用新型由于上述结构而实现对各种物料,特别是农产品或粮油产品的烘干或烘熟,有利于农产品的保管和深加工。结构简单,节能,便于推广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家福,未经李家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80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