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卷发筒用发热组件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8078.6 | 申请日: | 2007-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1901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9-17 |
发明(设计)人: | 王乃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锐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44 | 分类号: | H05B3/44;A45D2/36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郭云 |
地址: | 400082***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发 发热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美容美发用品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卷发筒用发热组件。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美容美发用卷发筒一般采用电阻丝或远红外发热膜作为核心的发热元件。采用电阻丝发热方式,其热转换效率较低,并且电阻丝容易被烧断,使用寿命得不到保障;另外,它还存在安装及更换困难等缺陷。现有的具有远红外发热膜的卷发筒组件虽然热转换效率大大高于电阻丝方式,但是仍然存在传热慢、传热不均匀、升温时间长等不足,卷发筒外筒表面的温度从20℃升高到200℃需要4分钟左右,难以满足快速升温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卷发筒外筒表面快速升温的发热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卷发筒用发热组件,包括陶瓷内筒、远红外发热膜、电极和导线,其关键在于:在所述陶瓷内筒的外表面涂覆远红外发热膜,该远红外发热膜的两端各设置一个电极,分别与两个电极相连的两根导线从陶瓷内筒的同一端引出;在所述远红外发热膜及电极的表面包覆绝缘传热材料,该绝缘传热材料的外面套装金属管。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本实用新型整体装入卷发筒金属外筒中,构成美容美发用卷发筒。导线接通电源时,陶瓷内筒外表面的远红外发热膜开始发热工作,并通过绝缘传热材料将热量迅速、均匀地传递到金属管,再由金属管传递到卷发筒金属外筒,使卷发筒金属外筒表面的温度快速升高,以用于卷发操作。本实用新型的热转换效率大大高于传统的电阻丝方式,并且传热快捷而均匀、大大缩短了升温时间,卷发筒金属外筒表面的温度从20℃升高到200℃只需要1分钟左右,满足了快速升温的要求。
上述导线通过焊接或拴接或铆接与对应的电极固定,导线与电极之间连接可靠,在保证电流通过电极能顺利到达远红外发热膜的同时,避免了导线与电极之间发生脱落。
为了达到选材方便、降低成本的要求,并进一步保证绝缘和传热的效果,上述绝缘传热材料为聚冼胺薄膜或软云母。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热转换效率高,能够迅速而均匀地传热,使卷发筒金属外筒表面快速升温,具有结构简单、实施容易、安全可靠、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适宜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陶瓷内筒1、远红外发热膜2、电极3、导线4、绝缘传热材料5和金属管6等部件构成,其中陶瓷内筒1为直通管结构,在陶瓷内筒1的外表面涂覆远红外发热膜2,该远红外发热膜2的两端各涂覆设置一个电极3,电极3与远红外发热膜2相接触,起导电的作用。在两个电极3上通过焊接或拴接或铆接方式各固定一根导线4,两根导线4从陶瓷内筒1的同一端引出。本实施例中,其中一根导线4从图1所示陶瓷内筒1的右端引出,另一根导线4穿过陶瓷内筒1的内孔,也从陶瓷内筒1的右端引出。
从图1中进一步可知,在远红外发热膜2及电极3的表面包覆绝缘传热材料5,绝缘传热材料5优选聚冼胺薄膜或软云母。在所述绝缘传热材料5的外面套装金属管6,金属管6与绝缘传热材料5及陶瓷内筒1之间通过紧配合、粘接或其它等同的方式装配在一起。
如图1所示,将本实用新型整体装入卷发筒金属外筒7(图中双点画线所示)中,构成美容美发用卷发筒。导线4接通电源时,陶瓷内筒1外表面的远红外发热膜2开始发热工作,并通过绝缘传热材料5将热量迅速、均匀地传递到金属管6,再由金属管6传递到卷发筒金属外筒7,使卷发筒金属外筒7表面的温度快速升高,以用于卷发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锐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锐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80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机用蓝牙天线
- 下一篇:一种高速铁路综合接地用接地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