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平行流油冷器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8444.8 | 申请日: | 2007-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0345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20 |
发明(设计)人: | 朱钢;朱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钢;朱德华 |
主分类号: | F01P11/00 | 分类号: | F01P11/00;F01M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晓兵;李玉盛 |
地址: | 400030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平行 流油冷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冷却装置,尤其是冷却摩托车机油的平行流油冷器。
背景技术
汽车、摩托车工作过程中,可燃气体作功燃烧后产生的部分热量传递到发动机及其它部件上,导致发动机及其它部件的温度升高,该种温度升高现象的害处很多,除了降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以外,也能加速零件的磨损,甚至使零件之间因热膨胀而相互卡死等,严重影响摩托车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现有技术中,解决发动机及其它部件温度升高现象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自然散热的方式,在缸头、壳体等部位上设置散热片,将缸头等的热量散发到空气中,另外一种是采用冷却器的方式,将缸头内高温的冷却水或箱体内的机油通入到水冷器或油冷器中进行降温冷却后循环使用。现有技术的摩托车冷却器,最初的结构是“S”形冷却器(或称蛇行冷却器),高温的冷却水或机油从冷却器的一端通入(冷却器进口),经“S”形冷却管道的冷却散热,最后将温度已经降低的冷却水或机油从冷却器的另一端流出(冷却器出口);该种“S”形冷却器的优点是冷却散热效果好,能承受较大压力,其缺点是流量小,单位时间处理的高温冷却水或机油的体积较少,不能适应大排量、冷却效果要求高的摩托车的需要。另外一种摩托车冷却器,是层叠式冷却器,如名称为“一种水冷式散热器”、专利号为ZL200420105201.X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开的散热器结构,水室与散热管为一体的叠片重叠而成,并与散热片一起一次铅焊而成,在散热管内设置多层内齿片,形成层叠式冷却器。该种结构的缺点是承受较大压力困难,在较高压力下容易产生渗漏;而且焊接困难、焊接工作量很大、产品的报废率高等;同样不能适应大排量、冷却效果要求高的摩托车的需要;尤其是不能适应大排量的采用高压机油冷却的跑车等摩托车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摩托车冷却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能承受很高压力、单位时间处理的高温冷却水或机油的体积较多、适合大排量高压机油跑车需要的平行流油冷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平行流油冷器,包括进水管、出水管和散热片,其特征在于:在进水管和出水管之间,设置有一排以上的口琴管,进水管、口琴管和出水管之间的内腔相互连通,形成流体通道;
更进一步的特征是:口琴管是一次成型的型材,其内设置有内齿片,将口琴管内的流体通道分隔;
进水管和出水管是铝材圆管。
本实用新型的平行流油冷器,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特点:
1、采用口琴管和圆形的铝质进水管、出水管相互焊接的结构,使其能承受很高的压力,经实验其“爆破压力”达到80KG,完全能够满足各种型号的摩托车的需要。
2、多根平行设置的口琴管同时对流过的高温冷却水或机油进行冷却降温,单位时间处理的高温冷却水或机油的体积几很多。
3、口琴管内设置有内齿片,对流过的高温冷却水或机油进行冷却降温,并将热量传递到外部,使其具有良好的散热效果;特别适合于大排量油冷式摩托跑车的冷却散热需要。
4、大大减少焊接工作量,产品合格率高、工作效率高;能有效降低冷却器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S”形冷却器结构简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层叠式冷却器结构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图;
图4是图3的仰视图;
图5是口琴管(件12)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1—进水端,2—出水端,3—冷却管道,4—散热片;
图1所示的“S”形冷却器,是一种现有技术的冷却器,包括进水端1和出水端2,冷却管道3连接在进水端1和出水端2之间,冷却管道3呈多折状的“S”形排列,散热片4分布在冷却管道3的侧面,起到增大散热面积的作用。现有技术的“S”形冷却器,流量小,单位时间处理的高温冷却水或机油的体积较少,不能适应大排量、冷却效果要求高的摩托车的需要。
如图2中,5—水室,7—散热管,8—散热片;其中水室5与散热管7为一体的叠片重叠而成,并与散热片8一起一次铅焊而成;在散热管7内设置多层内齿片等;承受较大压力困难,在较高压力下容易产生渗漏;而且焊接工作量很大、焊接困难、产品的报废率高。
如图3中,10—进水管,11—出水管,12—口琴管,13—流体通道,14一散热片,15—安装件,16—内齿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钢;朱德华,未经朱钢;朱德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84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系统总电源智能控制器
- 下一篇:一种使用方便的汤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