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覆盖件连接铆钉和覆盖件连接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720188447.1 | 申请日: | 2007-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2934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0-08 |
发明(设计)人: | 冯孝奎;刘权;李红兵;廉海兵;余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9/02 | 分类号: | F16B39/02;F16B37/00;F16B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0039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覆盖 连接 铆钉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用于摩托车、助力车等车身覆盖件之间相互的连接和固定。
背景技术
摩托车、助力车等小型车辆,它们的外观造型主要通过覆盖件来完成,覆盖件一般是薄壁结构,材料为多钢板、塑料等,覆盖件表面都要进行处理以使美观,如烤漆等,覆盖件一般有多件,如前、后侧板、车头覆盖件、后挡泥板等等,覆盖件固定在车体上或者与另一块覆盖件相互连接固定,维修时覆盖件要能够拆卸,覆盖件的连接和固定采用螺钉、螺栓以及覆盖件一体成型的卡子、钩、榫等方式,有些覆盖件很大裸露在外边非常醒目的位置,如前、后侧板等,除了靠近车体位置固定外,覆盖件的远离车体的中间位置也需要固定,这时两块覆盖件之间需要连接,现有技术一般用螺钉、螺栓、塑料铆钉连接,也有用结构形式的卡子、钩、榫等方式连接。
现有技术的连接方式存在如下缺陷:1.用螺钉连接,在一块覆盖件上加工螺钉通孔,由于是薄壁件,另一块上要的螺钉孔位置要设置螺钉孔座,螺钉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现广泛采用,但是,螺钉孔座容易产生表面缺陷,例如钢板件的焊疤、塑料件的表面收缩等缺陷,影响该位置的烤漆,影响外观,且标准螺钉的螺钉头比较小,需要加垫圈,也一定程度的影响外观,螺钉孔座也增加覆盖件的制造难度;2.用螺栓连接,两块覆盖件上都加工通孔,结构最简单,现常采用,但是,安装拆卸要同时操作螺栓和螺母,有些位置安装拆卸操作不方便,甚至根本无法操作,应用受到一定的结构限制,也有标准螺母和螺栓头比较小,需要加垫圈,一定程度的影响外观的问题;3.用塑料铆钉连接,两块覆盖件上都加工铆钉孔,连接结构最简单,但是,有些位置铆接操作不方便,甚至根本无法操作,且拆卸只能用破坏铆钉的方式,给维修带来困难,应用受到结构限制,不常用;4.结构形式的卡子、钩、榫等方式连接,根据该位置的结构特点设计的连接方式,使用方便,但最大的缺点是结构复杂,设计、制造困难,成本高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覆盖件连接铆钉,方便覆盖件的安装拆卸,覆盖件连接美观,结构简单。
同时提供一种覆盖件连接结构,应用上述覆盖件连接铆钉,方便覆盖件的安装拆卸,设计、制造容易。
本实用新型覆盖件连接铆钉兼顾有铆钉和螺钉的优点,即同铆钉一样的连接形式,使被连接的零件结构简单,同螺钉一样的连接操作,使操作简单、方便,覆盖件连接结构克服受到结构限制的问题,使能更加广泛的采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覆盖件连接铆钉,它包括一个插入钉和一个连接钉,所述插入钉由钉头和钉杆构成,钉杆端面轴向设有螺纹孔,所述连接钉由钉头和螺纹杆构成,使用时连接钉的螺纹杆拧入插入钉的螺纹孔内,所述钉头设置有防转动装置。
方案中的钉头可以为半球形,钉杆可以为圆形。
方案中的钉头的防转动装置可以采用内六角沉头。
覆盖件连接结构,包括左覆盖件、右覆盖件,左、右覆盖件分别设置有连接通孔,所述左、右覆盖件用上述覆盖件连接铆钉进行连接,左覆盖件的连接通孔或者右覆盖件的连接通孔的其中之一和插入钉的钉杆外表面过盈配合。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覆盖件上只加工螺钉通孔,简化覆盖件的设计、制造,2.同螺钉一样连接,简单、安装拆卸方便,可广泛使用,受结构限制小,3.覆盖件可以不设置螺钉孔座,没有影响烤漆的表面缺陷,外观漂亮,4.可以做成较大钉头,不需要加垫圈,5.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覆盖件连接铆钉的插入钉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和图1配套使用的连接钉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覆盖件连接结构示意简图,采用了图1、图2的覆盖件连接铆钉。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图2,本实用新型的覆盖件连接铆钉,它包括一个插入钉1和一个连接钉2,插入钉1由钉头11和钉杆12构成,钉杆12的端面轴向设有螺纹孔13,连接钉2由钉头21和螺纹杆22构成,插入钉1和连接钉2配套使用,参见附图3,使用时连接钉2的螺纹杆22同上螺钉一样拧入插入钉1的螺纹孔13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7201884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隐极式自适应无刷同步电机转子绕组
- 下一篇:真空吸排机